健康養身★腹部脂肪猶如慢性發炎扳機 一旦扣上心血管疾病跟著來

腹部脂肪猶如慢性發炎扳機 一旦扣上心血管疾病跟著來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中年男女約有半數以上腰圍超標,肥胖問題將成為中風的高危險因子;日本NHK也曾報導,腹部內臟脂肪細胞累積過多,在放大鏡下觀察形狀會明顯改變,異常脂肪細胞會釋放出發炎物質,大幅增加血管壁發炎機會,膽固醇沈積增厚也會提高血栓風險,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危險也會大增。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血液中的膽固醇漸漸堆積在血管壁,造成血管壁急性發炎,雖然急性發炎症狀趨緩,但會慢慢演變成慢性發炎。當血管壁不斷重複的受損與修復,除了血管彈性越來越差,血液流通也會受影響,特別是腹部脂肪太多時,更加速了血管慢性發炎反應,不得不慎。


腹部脂肪如同血管慢性發炎扳機,正常脂肪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能看到接近圓形、也會有一定間距,當腹部脂肪太多,內臟周邊脂肪細胞形狀會有變化,圓形細胞變成不規則的膨起,就像麵包狀堆疊在一起,相互間幾乎沒有間距,這些異常脂肪細胞,會釋放出許多發炎物質,引發慢性發炎。


腹部異常脂肪細胞很容易釋放出發炎物質,會增加血液免疫細胞(巨噬細胞)數量,當巨噬細胞接觸到沈積血管壁膽固醇,會把膽固醇包裹在一起,讓血管壁變形、膨脹加劇,慢性發炎不斷持續,膽固醇堆積也就越來越多,血管壁不斷狹窄,慢性發炎所引發的微小傷口,也會引起血塊凝聚發生血栓堵塞。


要減少慢性發炎發生,減少腹部脂肪就顯重要。有些人就算看起來不肥胖,卻是內臟周邊充滿脂肪的「泡芙人」,同樣具有血栓阻塞高風險。特別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這群人原本身體就已經處於慢性發炎,一旦受到新冠病毒的入侵,全身免疫系統瞬間處於戰鬥狀態,容易誘發重症,在此疫情當下,減重對預防感染更顯重要了。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家變美寶典! 台灣美顏針教父漢方抗齡美容新書上市
▸牙周病患感染新冠重症率將近9倍 牙齒鬆動恐為時已晚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有一名60歲的陳小姐是大腸癌第四期患者,手術治療後,以化療積極控制病情中,但卻出現掉髮、腹瀉、腸胃不適、疲倦和睡眠障礙等症狀,因而求診中醫。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曾碩平醫師,分階段給予治療,經一個月調理後,陳小姐症狀減輕,生活品質大為改善。酸棗仁湯幫助睡眠 針灸緩解腸胃不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年男子30歲出頭就中風癱瘓!原來他從小胖嘟嘟,體重破百照樣長期大吃大喝,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為患者進行胃袖狀切除減重,病人半年瘦四十多公斤,並積極運動找回健康。李旻憲主任提醒民眾,勿輕忽病態性肥胖與高血壓嚴重性。血壓、BMI飆高不在意 中風後體重達1...

閱讀詳情 »

【聖蓮生技】百草神農四寶1111「享61折」優惠 1111就是要給您顧好身體的四大元寶,為了服務網購消費者,百草神農.聖蓮生技官網 www.stlotus.com.tw/onsale/26983752/ 於10/25起搶先推出 『1111健康採購節』活動 , 最搶手的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珍妮/台中報導】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青春痘肌膚治療行為保養大調查」,發現青春痘及毛孔粗大成為國人心中肌膚的頭號問題,而痘痘患者中有「痘疤問題」困擾比率約達7成6。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接觸痘痘患者伴隨程度不一的痘疤問題,而來求助醫美治療,若可依照自身痘疤深淺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