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還在胰島素不安全、不方便? 糖尿病患者應破除的胰島素迷思!

還在胰島素不安全 不方便? 糖尿病患者應破除的胰島素迷思!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中第五名,而全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與糖尿病的盛行率已超過10%,意味著20歲以上國人每10人中就有一位有高血糖甚至糖尿病的狀況,這還不包含,不清楚自身狀況、未就醫確診者。而在如此龐大數量的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下,其中許多患者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形,除了自身飲食習慣、與作息難有意志力去改善外,抗拒胰島素的使用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台中豐原的仁德診所腎臟科李智威醫師指出,胰島素已經是國外經常使用,並且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控糖的好選擇,而國人過往對於胰島素的迷思太多也太深刻,導致整體胰島素在國內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率不到15%,著實令人感到可惜。

 

還在胰島素不安全 不方便? 糖尿病患者應破除的胰島素迷思!

 

迷思一 胰島素不安全,可能造成嚴重副作用

這是胰島素最常見兩大迷思之一,李智威醫師解釋,許多糖尿病患者誤認為,胰島素可能會導致失明、截肢、或洗腎,其實胰島素屬於胰臟本身就會製造的荷爾蒙,是人體內原本既有的物質,因此,施打胰島素並不會有排斥的副作用,亦不會造成成癮的問題。而失明、截肢、洗腎的狀況,是血糖太高所產生的併發症,及早使用胰島素幫助血糖穩定,反而能減少此類併發症的發生;同時只要患者搭配飲食與運動的改善,胰島素的劑量是可以調整的。

 

很多洗腎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是因為腎臟已經衰竭,而口服降血糖藥物都因為副作用不能使用,此時反而只能靠胰島素來治療。另外,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有時也只能靠胰島素來控制,就是因為胰島素的使用並不會影響胎兒。洗腎的糖尿病友或妊娠糖尿病婦女都能使用胰島素,由此可見胰島素的高安全性,一般糖尿病友當然更能夠使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

 

迷思二 胰島素很可怕,打針很痛

胰島素最常見的兩大迷思之二,許多患者聽到要打針就會很害怕,李智威醫師表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胰島素這類的針劑已經獲得極大的改善,且針頭越來越細短,目前針頭長度已不到半公分且非常細,使用時幾乎無痛感,同時胰島素並非從靜脈注射,而是皮下注射,因此是可以使用在肉多且神經較少、較不會碰觸到骨頭與血管的位置,譬如大腿、下腹部等,即使自行施打也非常方便,同時視覺上的恐懼也大大降低,無須過於害怕。

 

迷思三 需要打胰島素代表血糖控制不佳、病情加重?

通常在口服用藥之後改用成針劑時,許多人會聯想到是不是因為病情加重,而需要使用針劑這樣更強效的藥物,其實這是對胰島素非常錯誤的觀念,李智威醫師說明,胰島素是一個對於血糖控制非常好的藥物,通常會讓患者改用胰島素並不是因為病情加重,而是因為胰島素能幫助糖尿病患者直接降糖,甚至若能在糖尿病初期就積極使用胰島素,合併作息與飲食的逐漸改善,先讓胰臟有時間休息並恢復功能,之後胰島素是有可能停用的。

 

許多迷思都是建立在恐懼與不了解的基礎上,加上以訛傳訛的資訊,讓這些迷思更加妖魔化,李智威醫師提醒糖友,應該透過更多的資訊去了解胰島素,及早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讓身體得到休息的空間,以免錯過一個可以幫助血糖達標、避免往後生活品質下降的好選擇。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台中豐原仁德診所腎臟科 李智威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還在胰島素不安全 不方便? 糖尿病患者應破除的胰島素迷思!

相關推薦

你知道嗎~懷孕也可能會出現糖尿病的問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妊娠糖尿病是在懷孕時才會發生的糖尿病問題,發生率大約2%~7%;然而,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會隨懷孕年齡而提高,40歲以上孕婦的發生率可能高達35.4%。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因為在懷孕期間,準媽媽的身體為了確保胎兒的營養,胎盤會...

閱讀詳情 »

在這個不得不面對著電腦、手機、電視等各類亮閃閃屏幕的時代,如何愛護眼睛、保護視力是每個人都更加需要注意的問題。古人雖然沒有電子設備,但同樣有養眼的需求。 比如雍正皇帝,工作十分努力,時常熬夜批閱奏章。時間久了,頸椎和眼睛難免吃不消。(圖片翻攝自:新唐人雍正帝用植物療法緩解眼疲勞,從杭州搞來高檔菊花。...

閱讀詳情 »

儘管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但村民李先生說起這一恐怖事件時仍驚魂未定。出事時間為7月20日10點半左右,當天,村民李啟平帶著14歲的小兒子和侄子,來到離村不遠的觀音閣大河邊電魚。事發前,李啟平與兒子一塊在河裡電魚,侄子在岸邊觀看。 (圖片翻攝自:新唐人事發時,父親李啟平打到了一條魚,但這條魚卻往不遠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