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部鈍傷要小心 脾臟恐出現延遲性破裂

腹部鈍傷要小心 脾臟恐出現延遲性破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腹部鈍傷要小心 恐出現延遲性破裂

脾臟外傷之延遲性破裂,起初會出現血壓不穩、急性腹痛或腹膜炎等症狀,在外傷後,延遲了48小時以後才發生;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郁創指出,過去多被認為是因延遲診斷導致,但目前已有多篇國際文獻指出,真的有許多脾臟外傷之延遲性破裂案例,恐在外傷後數天到數個月出現。

腹部遭鈍傷 數天後脾臟破裂出血

脾臟是腹部鈍傷最容易受傷的器官,約佔40-55%,當腹部鈍傷、脾臟破裂時,多數患者會因腹膜內大量出血,出現血壓不穩、急性腹痛等症狀,僅少數患者會在數天後才會出現症狀;黃郁創表示,像95年台中市夫人發生車禍,當時腹部電腦斷層並未診斷內臟有任何問題,但後來卻一度深度昏迷,血壓不穩、腹部鼓脹,醫師當機立斷開刀,發現脾臟有延遲性破裂,立即切除脾臟。

脾臟外傷延遲性破裂 原因不明

黃郁創醫師進一步說明,造成脾臟外傷延遲性破裂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恐是因脾臟外傷的出血點,暫時被附近的器官壓住止血,但後來器官移開,才造成大量出血,另個可能原因,則是外傷時脾臟出血形成血塊已止血,幾天後血塊融解吸收時,血壓突然升高,使得脾臟外膜張力增加,促使脾臟突然爆裂出血。

治療脾臟外傷 必要時需手術切除

治療上,醫師會依據患者出血量、醫院設備等條件,分成脾臟切除或修補手術、血管栓塞或輸血藥物等保守治療;黃郁創呼籲,臨床統計,脾臟外傷之延遲性破裂的死亡率,比一般脾臟外傷急性破裂的死亡率高,即使保守治療,在觀察期內,也可能須緊急手術,因此一旦有腹部鈍傷,就應馬上就醫。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天氣驟變溫差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隨之增加。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聖中表示,血管阻塞會造成阻塞處下游組織的壞死而產生併發症,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便造成心肌梗塞,而腦血管發生阻塞則造成腦缺氧中風,發生在下肢動脈阻塞則造成腳部組織缺血壞死。在心臟科常常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採購新冠疫苗總量可能再增輝瑞BNT的500萬劑,加上預採購國內1千萬劑,總數可望突破3,500萬劑,但各品牌疫苗效力與保存方式都不同。今(18)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表示,將採資訊化管理施打,民眾有權利拒絕分配疫苗。 指揮中心目前已完成新冠疫苗採購合約,共計有2,0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醫院群聚發生至今約1個多月,清零計畫完成,即將在明(19)日重新營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桃將採用逐步擴大重啟,負壓隔離病房暫時先不會收治病患;針對全球「重啟」,陳時中評估可能在年底。 陳時中說明,桃園醫院重啟不會「火力全開」,而是逐步開放,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18)日新增2名境外移入個案(第940例與第941例),分別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入境,來台前3天都接受核酸檢驗呈現陰性,分別在集中檢疫所與醫院自費採檢確診,全台新冠確診累計940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40例是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