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蓋疼痛就打PRP? 醫:先搞清楚期別

膝蓋疼痛就打PRP? 醫:先搞清楚期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位66歲的劉小姐,深受膝關節疼痛之苦多年,聽別人說施打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效果不錯,因此勤跑各大醫院共施打了18次PRP,不僅舟車勞頓、花費高昂,疼痛狀況也未獲改善。劉小姐輾轉至綜合醫院就診後,經醫師耐心解說,接受膝關節置換的微創手術,術後狀況恢復良好;劉小姐更直呼應該要早點接受手術治療,才不會白白受苦。

膝關節磨損分六期 磨損到骨頭就應進行置換手術

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醫師說明,膝關節磨損疼痛的狀況可分六期。第一-二期:軟骨磨損小於一半,症狀是偶有痠痛感、走太久容易不舒服,但休息1、2天就會好,這個時期最適合進行PRP治療;第三-四期:第三期是軟骨已磨損一半,第四期則是磨損到軟骨僅剩1/4,症狀為痠痛次數增加、走一下路就會不舒服,需要使用消炎藥舒緩疼痛,此時期較適合施打玻尿酸,增加關節潤滑,改善關節活動狀況、減少消炎藥的使用、而第五-六期:當軟骨被磨光即是進入第五期,到第六期則是已經磨損到骨頭,此時疼痛劇烈、容易腳伸不直,而這個階段就必須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

新型膝關節置換微創手術 傷口小、復原快

容志雄醫師表示,傳統的膝關節置換手術傷口大約25cm,現今微創手術可將傷口縮小至8-11cm,減少傷口破壞及出血量,讓病人術後復原狀況更快、更好;然而,不少民眾常誤解,以為只要傷口小就一定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卻忽略了還須考量病人骨骼大小及術後成效等因素。

對症下藥才是疼痛解決之道

容志雄醫師提醒,因每位病人因病況不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有差異,建議民眾務必要經過醫師詳細的檢查,並與醫師討論最佳的治療方式,如此才能用有效的方式解決疼痛之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9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持續新冠肺炎零確診,今(1)日農民準備6粒西瓜,象徵連續6天沒確診,隨著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視,醫院探視也將朝類似方向執行。同時,中華職棒已與指揮中心討論,共同擬定球迷開放入場計畫,距離民眾可以觀看球賽日子應該不遠。 長照機構探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目前洗腎人數約有九萬多人,不論洗腎病患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個案仍有八至九千人。花蓮慈院每年照顧超過三千名花東區腎臟病患者,整合跨科別、跨專業提供腎臟病病人更多元的醫療資源,今年更通過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腎臟病照護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影響我們例行的上學、工作及生活作息,而疫情持續地延燒可能造成憂慮、焦慮、憤怒、恐懼等情緒問題,不僅大人會焦慮,孩子也會跟著緊張。有些孩子因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回學校上課擔心同學異樣眼光;或對畢業旅行取消感到失落,面對疫情,重視孩子的心理防護和重視不被感染同樣重要,我們可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在追求低鹽飲食的生活嗎,但明明吃得很清淡,卻還是有各種疾病纏身呢,根據《你的身體想要鹽》一書指出,其實一昧減糖並不會讓身體更健康,反而透過適量的攝取鹽量,幫助身體找回鹹平衡;作者金銀淑與張真起指出,人不只是要活下來,而是要活得更好更健康,因此唯有聽從身體的渴望攝取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