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膽固醇過高危害大  九項心血管因素你注意了嗎?

膽固醇過高危害大 九項心血管因素你注意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膽固醇過高危害大!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褚柏顯系主任指出,高膽固醇可能造成脂肪肝、嚴重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鼓勵民眾應適當地維持運動,應定期量血壓。若是有家族性的高膽固醇需特別小心,留意中風、心肌梗塞、腳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病變。

總膽固醇正常數值 正常值為200值mg/dL  

膽固醇是一種脂肪物質,負責人體與脂蛋白的結合,人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物質,它是維持生理機能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分為高密度膽固醇(HDL,又稱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又稱壞膽固醇)。褚柏顯指出,總膽固醇正常值應為200值mg/dL。若是血中總膽固醇濃度超過240mg/dL,則為高血脂。如果總膽固醇超過290mg/dL,或是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90mg/dL,有可能為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恐提高發生血管阻塞的機會。

膽固醇形成原因 遺傳與飲食有關

褚柏顯指出,人體的膽固醇有兩大來源,其中有80%來先天遺傳身體自行合成,20%來從後天飲食中攝取,如果膽固醇高會提高脂肪肝、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其中粥狀硬化的斑塊正是由膽固醇所形成的,若是斑塊阻塞在腦部會變成腦中風,阻塞到心臟會變成心肌梗塞引發猝死。雖然猝死原因多,突發死亡案例不見得都是血管阻塞,但血管阻塞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日常預防更顯重要。

九項心血管因素 家族史多注意

至於有沒有什麼徵兆可提早發現或預防?褚柏顯指出,猝死沒有辦法預防的,但是民眾需要留意九項危險因子,諸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年紀大、男性明顯、家族史(父親40歲前或者是母親50歲前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肥胖、壓力大這九項正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醫師提到,只要上述的因素控制好,基本上能減少後續的危險因素,若是遺傳性家族性的血脂異常的族群需多加留意,未來發生阻塞機會高,此類族群如有運動中出現胸口或悶痛定要特別警覺。

保持良好習慣 定期量血壓觀察

目前,國健署建議35歲以上進行家醫科的檢查,如果膽固醇有偏高的傾向,一般會先建議飲食控制及衛教生活,若是總膽固醇已超過240 mg/dL,或是低密度膽固醇已超過160 mg/dL,建議用藥物治療。提醒日常應定期量血壓,多留意健康檢查數字,保持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降血脂藥停藥率高達50% 醫師憂增加心肌梗塞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2歲的桃姐來自馬來西亞,今年3月來台探親,突然出現呼吸急促、氣喘,立即急診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全身檢查,確認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再晚一步治療恐心衰竭送命。 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 易氣喘、呼吸急促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醫學中心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邱冠明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更年期婦女人口約佔全國總女性人口的16%,女性容易在此時出現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導致生活受到困擾。有46%的女性在停經前後數年的這段期間,曾感受過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依序為熱潮紅約29.4%,失眠和心悸各佔23.5% 與22.6%,其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有三億五千五百萬關節炎患者,在亞洲,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罹患此病!關節炎影響年齡層很廣,並非老年人獨有的疾病,所以不可輕忽。而關節炎的種類多達一百多種,常見的關節炎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關節炎及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個疾病前期的概念,指的是腰圍太粗、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以上)、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150mg/dL以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少於40mg/dL;女性少於50mg/dL),符合上述三項以上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