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膽應該割掉嗎?就是「這2種壞習慣」,小心體驗「無膽」人生...

膽應該割掉嗎?就是「這2種壞習慣」,小心體驗「無膽」人生...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膽應該割掉嗎?就是「這2種壞習慣」,小心體驗「無膽」人生...

人們常說「肝膽相照」,表示肝與膽的密切關係,肝臟分泌膽汁後,經由膽管輸送到膽囊做儲存,最後至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及吸收。當罹患膽結石時,有些人沒有症狀,但有些人卻痛到在地上打滾,最後甚至需要動刀去除膽囊,避免再復發。

回歸最開始的源頭,應該如何預防膽結石狀況發生呢?

 

高危險群:熱愛油炸物

膽應該割掉嗎?就是「這2種壞習慣」,小心體驗「無膽」人生...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莊家舜指出,罹患膽結石的原因主要有下列2種:

1.膽固醇性結石:與本身肥胖、同時患有三高,喜歡吃高熱量、高油脂的油炸物有關,這些因子都會促成膽固醇在膽汁中的濃度增加,形成結石,也是現代人患病的主要原因。

2.色素性結石:由於細菌或寄生菌的感染,造成肝臟代謝出問題;或者有肝硬化、溶血性貧血者,因溶血產生的膽紅素較多,沉澱於膽囊中,增加膽結石的機率。

莊家舜建議已診斷出有膽結石者,平常飲食應以高纖、低油脂為主,盡量不要吃油膩的油炸物、燒烤類,以免造成右上腹劇痛,或嚴重腹瀉的窘境。

 

膽應該割掉嗎?

莊家舜醫師表示,膽結石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不一定會有症狀,也不一定會發炎;但有些人會有持續的腹痛、或腹瀉問題。針對症狀較劇烈者,為了避免膽囊再次感染發炎,誘發其他疾病,如黃疸、胰臟炎等,會建議以外科醫手術摘除。若症狀不明顯者,可定期做超音波檢查追蹤,使用藥物控制,當有狀況出現時,以抗生素或止痛藥的緩解疼痛。

上述提到,膽囊的功能為儲存膽汁,摘除後其實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切記要多吃蔬菜水果,少碰油脂類食物,預防膽管結石或急性腹瀉的發生。

 

【延伸閱讀】

肝腎、胃不好,勿食這幾種蔬果

菠菜煮豆腐湯,吃了會結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措施,不過多個縣市政府「逆時中」,仍宣布不開放餐飲、夜市內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批評,中央的指引讓地方無所適從,微解封變「偽解封」,根本就是設局讓地方扛責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回應,地方有權責,讓地方有一定權限去做應該做的事這樣很好。中央宣布有條件鬆綁部分措施,但規...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並表示7月13日起,全台有條件性的「微解封」,一定條件下可以開放內用,不過多縣市皆宣布禁止內用,遭外界質疑微解封造成民眾困擾。對此,陳時中今日回應,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他們需要,或是疫情、民情等,做他們自己的一些規定,對於各地方政府覺得要規定更緊,中央沒有意見。...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27日止,並自13日起開放餐飲業「微解封」內用,北北中桃高相繼宣布「禁止餐飲業內用」後,六都僅台南市唯一開放,不料引起台南民眾反彈。市長黃偉哲今天邀集各大餐飲業職業工會共同研商,決議停止餐廳內用措施,他強調,這不是「逆時中」,因為中央是提供「行政指引」。台南市政府今天下午召...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本土確診共31例,其中台北市、新北市皆為13例。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還是潛藏在社區的感染源,其中7月4日至7月10日為止,萬華區仍有25例確診,北市目前有7家醫院共2200名額,民眾可前往做PCR篩檢,未來也會將精準疫調的範圍再擴大。柯文哲表示,台北市7家醫院共2200名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