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殺發生一瞬間 警消搶救獲生機

自殺發生一瞬間 警消搶救獲生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2月某日下午,土城廣福派出所員警何思瀚執班時,接獲未顯示來電號碼的報案電話。話筒中傳來一位婦人痛苦微弱的聲音,說是已經喝下農藥決定輕生。何員立即向副所長謝英山報告。謝英山馬上調出電話錄音並與同仁詳聽推論出5個地址,隨即指派同仁兵分五路趕往救人。終於在其中的一處發現哀嚎中的婦人,立即送往醫院幸運救回一命。

今年7月某日凌晨,消防隊石門分隊小隊長練進益接獲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派遣,救護石門洞外情人橋跳海自殺案件,現場一名男性民眾拿刀架住自己脖子揚言要自殺,並攜帶一瓶汽油及一把手槍,為避免傷害發生,利用漲潮時海浪拍打的力量趁勢將其手中刀械打落,並迅速將該名男子拉上岸,救回寶貴生命。

自殺防治有成效 新北市長表揚有功人員

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在治安會報上,頒獎表揚107年自殺防治有功人員,感謝大家對珍視生命的努力。受獎人員包含警員、消防隊員、量販店人員及自殺個案關懷訪視員共36人。

多一分關懷 少一份遺憾

朱立倫說,多一份關懷,少一份遺憾。除了公部門推動自殺防治策略,也期待全民共同投入,透過看、聽、轉、牽、走,當發現身邊有心情低落的人(看),用心聽他訴說(聽),提供新的想法與正向思考的技巧(轉),並協助牽起其他人際資源(牽),協助規劃人生新的方向,尋找新的生命重心(走),相信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伸手拉他人一把的生命守護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我國邁入高齡化,失智症患者也逐年遞增!每年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今年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台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台北仁濟院及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聯合舉辦「國際失智症月珍愛記憶嘉年華」。由失智卻仍保有能力的瑞智者擔任「驚喜甜點店」店員,讓參與活動來店用餐的客人能更認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痛哪裡就貼哪裡」超過95%的民眾,每年會有肌肉骨骼痠痛的經驗,你曾有疼痛難耐的經驗嗎?有些人會自行使用貼布疼痛藥膏、噴霧劑來緩解不適感,但這些解痛方法,真的安全嗎?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除了沒有運動、長時間過度使用、肌肉疲勞、姿勢不正確、神經壓迫易造成肌肉關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久病厭世、憂鬱、獨居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其中憂鬱是自殺的一大主因!臺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2~13%,但當因憂鬱出現不吃飯、不想出門、睡不好、不喜歡社交等情形時,卻又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或家人不知如何尋求資源,甚或老人不願意踏出家門接受協助,進而增加自殺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在高齡化的現代社會,下背痛和坐骨神經痛等腰椎退化性疾病是常困擾長者的通病,而你知道嗎?相同症狀的病人卻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除了有傳統腰椎減壓內固定手術及經皮微創腰椎減壓內固定手術,更有「微創脊椎減壓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為因腰椎疾病,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提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