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然孔腹腔鏡手術 降低子宮肌瘤術後疼痛感

自然孔腹腔鏡手術 降低子宮肌瘤術後疼痛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十多歲的小雯(化名)因經血過多及子宮內肌瘤達9公分,前至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門診,經鍾國騰主任評估,認為小雯尚未生育且年紀仍輕,加上條件合適,因此建議她進行「自然孔腹腔鏡手術」,術後不僅肚皮無傷口、疼痛少,也在短短兩天就順利出院,回到正常生活。

子宮肌瘤手術選擇性多 醫病溝通選擇個人化治療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女疾病,育齡發生率超過20%,40歲以上女性則有30~40%左右的發生率。多數子宮肌瘤患者不需手術,只需觀察追蹤即可;但若肌瘤合併異常出血、腹部疼痛或肌瘤快速長大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現象,甚至壓迫到直腸導致便秘等情況,則需要進一步積極治療。

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種類很多,除了傳統剖腹手術、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傳統三孔或四孔腹腔鏡手術)、子宮鏡肌瘤切除手術,以及小雯採用的自然孔腹腔鏡手術等方式外,目前也有海扶刀無創治療,患者務必先與專業婦產科醫師溝通,而醫師也會依照個人病情狀況,評估適合的治療方式。

自然孔腹腔鏡切除肌瘤 降低手術疼痛及心理壓力

鍾國騰醫師說,「自然孔腹腔鏡手術」是將腹腔鏡從陰道進入進行子宮肌瘤切除,案例小雯僅在術前施打一針止痛針,術後則無需使用到止痛針,由於不會在肚皮留下傷口,也大幅減輕術後疼痛感,同時降低患者對於手術的心理壓力,患者幾乎隔日就可下床活動。不過,並非所有子宮肌瘤患者都適合採用這種手術方式,先決條件除了陰道需要有足夠空間外,若有骨盆腔沾黏的患者則不適用,因此醫師的經驗累積以及專業度更是重要的考量之一。

子宮肌瘤勿輕忽 醫師呼籲應早期發現積極治療

鍾醫師提醒,雖然子宮肌瘤多數是良性,不會直接危及生命,但患者切勿忽視肌瘤存在,因為子宮肌瘤可能會影響生育,或引起其他婦科併發症,如長期經血量過多導致貧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心臟功能,呼籲患者應及早發現,及早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眼鏡戴上就回不去? 學童近視不矯正年增平均100度

準人妻一頭長髮遮羞? 竟是為隱藏8公分脖腫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減重是所有人天天在做的事,有部分人認為,只要頻繁「嗯嗯」,1天拉2、3次,排除體內的宿便,就能減重。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念! 1天「嗯嗯」太多次 代表腸道不健康 營養師余朱青表示,「我們可以把腸道想像成1個世界,當裡面的壞菌和好菌的比例失衡,就會導致肥胖,而壞菌過多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3歲郭姓少婦患有地中海型貧血,連月來上腹及背部疼痛讓她苦不堪言,每當夜間餐後2~3小時後發作時,更是痛徹心扉,原本只當胃痛胃炎治療,卻遲遲未改善,經連番就醫後才揪出竟是膽結石作祟,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病史,建議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進食。 膽結石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時常維持坐姿,加上少運動,每到下午小腿就會腫脹麻痛,甚至晚上還會抽筋,且可以看到腿部於站立時有藍色的血管凸出,有些位置按壓還會感到疼痛,當心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靜脈曲張形成 常見原因有這些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顏毓秀指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舒/台南報導】最近天氣逐漸回暖,白天氣溫動不動就上看近30度!不過春天的氣候還不穩定,中央氣象局表示將有新一波鋒面要來報到,提醒民眾別急著把冬衣收起來!醫師也呼籲,即使白天漸漸轉熱,但早晚溫差變化大,應慎防腦中風危機! 溫差大會提高腦中風的機率? 腦中風和血管阻塞有關 協和家醫科診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