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興奮劑治過動症? 每個孩子不一樣

興奮劑治過動症? 每個孩子不一樣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近日發佈的美國醫藥新聞指出,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能從興奮劑(stimulant medictions)獲益,而且不必擔心心血管相關嚴重副作用,如猝死的發生。國外醫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準確監測服藥的情形,並和病患的心臟科醫師密切配合,以興奮劑治療德結果既有效又安全。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治療中心(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的小兒科醫生茱莉亞(Julia Anixt),她同時也是研究的主要參與者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通常有很大的風險罹患過動症,但是,基於心血管藥物的副作用,相關單位限制使用興奮劑的藥物,然而這項研究顯示,若能和病患的醫師共同合作並準確監測,興奮劑是兼具有效又安全的良藥。
該項研究總共有44位孩童在辛辛那提心臟醫療機構參與,年齡從是6到18歲,研究人員將他們分為兩組,分別是「施有興奮劑治療」與「沒有施以」的孩童,之後再檢查兩組孩童在心電圖上的呈現,測量心臟中的電路活動。研究人員發現,施以興奮劑治療時.罹患兒童過動症和嚴重心臟疾病的患者並沒有增加死亡或改變病情的風險,血壓或心跳無顯著變化,反而是過動症病患的症狀有明顯的改善。
自2006年以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要求興奮劑瓶裝上必須明白標示,興奮劑在一般情形下,患有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的兒童與青少年不宜使用。然而,茱莉亞醫生表示,基於興奮劑是對過動症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她建議,對每一個患者,病患的家屬、心臟病專家還有小兒心臟科醫師都必須針對個案的病況加以衡量,決定治療方式的利與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每天吃藍莓促心臟健康!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杯藍莓(150克)可以降低15%心血管疾病風險。由於成人代謝症候群嚴重,東英吉利亞大學醫學院教授Aedin Cassidy表示,針對高危險族群,透過生活方式改變,例如將藍莓納入飲食清單中可能有幫助。代謝症侯群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19歲陳姓男大生因胸悶、胸痛造成無法起床緊急送醫,至雙和醫院急診檢查發現,前縱膈有個約11-15公分的腫瘤壓迫心臟。經雙和醫院外傷科張統優主任診斷為前縱膈生殖細胞腫瘤,病理切片為精原細胞瘤,是性腺外生殖細胞瘤,等同男性的睪丸癌。採用微創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而非傳統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NBA勇士隊球星Kevin Durant日前在總冠軍系列賽第五戰復出,卻只上場12分鐘就不慎受傷,被診斷右腿的阿基里斯腱斷裂,堪稱「籃球員絕症」。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宇軒表示,一般人阿基里斯腱受傷治療後,通常復原後不會和過去有異,然而越是頂尖的運動員,越是難以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單位接獲民眾登山自行摘採野菇烹煮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及四肢痲痺食品中毒症狀,也有民眾吃了朋友餽贈的不明魚類後,出現嘴巴麻痺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食物經物種鑑定為雙斑笛鯛。有鑑於此,食品藥物管理署 (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吃不明水產品和植物。外型與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