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興趣開發+多重矯治 過動兒克服過動

興趣開發+多重矯治 過動兒克服過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想世界,發現明星」畫展中,有一幅「彩虹腕龍」,同是也是畫展中的主視覺,作者阿煒曾經是名過動兒,上課吵鬧、愛與同學打架,是家長及老師眼中的壞小孩;透過藥物治療、興趣開發等整合多重矯治,如今,阿煒愛上繪畫,也成為與同學間的互動橋樑,成功克服過動。

阿煒的父親說,阿煒上了小學開始,即出現上課不專心、情緒暴怒,甚至和同學衝突爭執的行為,曾經觀察阿煒發現,他居然眼神放空、獨自一人,在教室後面原地繞圈子,原以為孩子中邪了,帶他到處求神拜佛收驚,卻絲毫沒有改善,就醫診斷發現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

透過藥物,和一連串的認知心理、學校教育,以及興趣開發等整合多重矯治,醫師找出阿煒的興趣。阿煒的媽媽說,現在只要給他空白紙張,就可以專注地投入在繪畫中,而創作題材成了與同學的互動橋樑,不僅提升專注力與各項學習功能,更改善人際關係。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表示,ADHD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早期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進入學齡期後轉變為坐不住及話講不停,嚴重影響學習、行為、情緒及人際關係。

許正典強調,過動症狀透過服藥,輔以心理和行為治療,能有效控制,而繪畫、拼圖、積木等靜態活動,是訓練過動兒注意力、專注力的良好方式,透過培養興趣,能找到專注與自我肯定,也幫助症狀克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22

相關推薦

一名63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罹病長達30年,因害怕治療副作用,遲遲未獲妥善控制,經年累月之下,指關節、腕關節都已變形與疼痛,連拿起牙刷刷牙都有困難,甚至侵犯皮膚出現血管炎引發潰瘍,氣管也發炎導致慢性咳嗽。經就醫治療,患者服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病況開始獲得良好控制,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過敏免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黃心瑩報導】2020東京奧運,台灣奪得了2面金牌、4面銀牌、6面銅牌的好成績,除了選手本身的努力之外,還有很多背後推手,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表示,因為疫情,出發前非常緊張,不只是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到選手參賽的資格。萬一選手確診,就必須隔離,同進同出的...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乳癌患者中20%-30%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HER2陽性惡性度高、復發與轉移機率高,且癌細胞會經由血液或淋巴送至全身,因此患者除需化療、標靶治療,還需接受乳房或淋巴結切除手術,因此往往面臨不知先切除還是先治療的窘境。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家還記得早期鄉土劇常提到「肺結核」,劇中人物總是咳得很痛苦嗎?疾管署統計資料,我國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每10萬人口約31例,累積降幅達57%。時至今日,2021年有7,187人確診結核病,每1小時就有1人確診。 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