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菜花VS.濕疹 3成民眾分不出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不僅容易反覆發作,也會造成生活困擾。門診發現,超過3成民眾無法清楚分辨濕疹和菜花的區別,常將菜花誤當濕疹治療。醫師提醒,延誤病情恐造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中山醫院直腸外科徐弘醫師表示,菜花一般好發於生殖器,較少見於肛門或直腸;但最近半年,肛門罹患菜花的患者約增加2成,且以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為主。臨床上經常看到患者誤將菜花當濕疹治療,以為擦擦藥膏就沒事,結果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到底如何分辨是濕疹還是菜花呢?

徐弘醫師解釋,濕疹會造成皮膚或患部搔癢,範圍是局部的,不會擴大、也不會傳染;而菜花則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出粉紅色、肉色或污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物。一般來說,菜花病毒潛伏期約三個月,一旦性行為後皮膚出現隆起等異狀,就建議應立即就醫。

不過,感染菜花病毒,不一定會長菜花!徐弘醫師指出,生殖器菜花的病原是人類乳突病毒(HPV),過去有研究追蹤感染HPV第6型和第11型的婦女,發現兩年之中只有60%的人出現菜花症狀。因此,即使身上沒有出現菜花症狀,也不代表患者沒有菜花病毒。

治療上,若只出現輕微菜花症狀,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增加局部免疫力;嚴重者則需以電燒或冷凍療法治療,也可以考慮使用抑制細胞增生的藥物,但需自費;而肛門內的病灶,藥物難以自行使用,也往往須進入開刀房處置。提醒民眾,預防菜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全性行為,切莫因一時「性起」而壞了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福部公布104年十大死因,其中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就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包括因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的心臟、腦血管等;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怡萱指出,國內18歲以上者,罹患高血脂約佔1成,但40至64歲的中壯年族群卻有近3成罹患,高血脂不但會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人因觀光旅遊或商務行程出國,除需依入境國之氣候準備衣物外,所攜帶之自用藥品更要依入境國之法規處理,以免違規觸法;我國醫療常使用的佐沛眠(Zolpidem)、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等鎮靜安眠類藥品及嗎啡(Morphine)、吩坦尼(Fentanyl)等...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準備迎接清明連假,不少民眾早規畫好旅遊踏青形成,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誤食野外有毒植物,否則恐引發中毒;食藥署表示,每年都有民眾發生採食野外有毒植物因而中毒案例,主要是因有毒植物和可食性植物外觀相似,像是姑婆芋、曼陀羅和綠褶菇等野外植物,都容易被民眾誤食。 誤食姑婆芋 恐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