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的美女或帥哥。
年齡增長 美麗不再
不管是美女或帥哥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覺得美人遲暮、英姿不再,美女因為懷孕生了小孩,帥哥可能因為煙、酒、生活作息等問題。求美者通常覺得自己有變化,照鏡子的時候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那,殊不知問題不在五官的變化,而是框架上的變化,而這個變化既不是骨骼,更不是肌肉,而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面部第六官和第七官的顴骨和頰部脂肪墊,這個脂肪墊的位置決定了別人對你(妳)的視覺年齡,因此在面部年輕化是特別重要需要處理的。
第六、七官決定臉部脂肪變化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變化與五官的老化是不同的,五官因為有著骨架的支撐,所以位移的並不嚴重,頂多就是有些皺紋和稍微的下垂,但是顴骨脂肪墊和頰部脂肪墊的位移則不同,因為沒有骨架的支撐,單單靠著支撐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垂位移的狀況是非常明顯的,這種位移產生的結果包括了以下的狀況:顴骨脂肪墊下垂後,會產生眼眶下支撐性變差,因此就會形成淚溝、眼袋綜合症,有時連原有的臥蠶都會消失,顴骨脂肪墊下垂也會使鼻唇溝(法令紋)加深凹陷,另外下垂的顴骨脂肪墊也會形成蘋果肌下垂的視覺效果,笑的時候因為鬆弛無法上提,造成了「肉笑皮不笑」的窘態。
脂肪流失 就像老了5歲
頰部脂肪墊的下垂造成木偶紋,形成的原因如同鼻唇溝(法令紋)的相同,這樣的問題也導致了嘴角的下垂;頰部脂肪墊的問題不只是下垂,還有外擴的問題,這種外擴的問題會讓面部有變大的感覺,特別是照相特別的明顯,同時也讓下頜緣輪廓線變差,這種臉變大和輪廓線變差的問題,就足以讓人看起來老了3至5歲,甚至更多。
因此在解決面部年輕化的時候,我們考慮的問題並不應該是所謂的凹陷和體積流失的問題,而是應該更進一步的探討面部實際發生的問題,有些凹陷是因為第六官和第七官位移下垂所形成的,有些問題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凹陷,有些狀況是因為細胞流失造成的,單一的治療方式有時是以偏蓋全,有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
就以蘋果肌下垂治療來說,很多醫生會用「填充可以緊實」的錯誤觀念來治療病人,最常使用的就是玻尿酸,剛打完的時候效果可能很好,但是玻尿酸並沒有定位的能力,所以隨著吸水腫脹的關係,反而加重了脂肪下墜的重量,加上玻尿酸大部份是填充在真皮層,會使得支撐纖維更鬆弛,使得臉變得更大,「肉笑皮不笑」的問題更嚴重,這就是大家討論到的FILLER FACE(填充物的臉)或是填充後面部僵硬的由來。
往上往內式治療才能成功復位
因此我們在面部年輕化的治療上,最重要的是針對第六官和第七官的下垂位移來治療,這種下垂位移是往下往外的,治療時就必須往上往內,才能復位第六官和第七官脂肪墊的位置,將變大變寬的臉回縮,才能實現真正的年輕化,傳統的拉皮手術或是及拉皮手術為基礎的緊實方式,將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往外往上拉,反而使臉變大變寬,蘋果肌也變形了,這樣的概念是有瑕疵的。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後,我們再根據面部凹陷的程度做適當的填充,不論是填充脂肪或是玻尿酸相對都比較少,不容易引起下垂和變形的問題,也不會有面部僵硬的情形。
────────醫師小叮嚀────────
面部年輕化是目前大家趨之若鶩的治療項目,面對要求愈來愈高的求美者,我們不能只是以為面部老化是單純的膠原蛋白流失,就想用單一的填充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應該對問題有更深的認知,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是提供治療的新方向,這樣我們才能讓面部年輕化美的自然,自然的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抽血驗「腫瘤指數」,就能發現「癌王」?美國權威醫療機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與國內健檢中心醫師皆表示,這類指數不適合當成一般篩檢工具。血糖莫名升高 需警覺胰臟癌因不易提早發現,治療困難,常被稱為癌王,單憑抽血驗「腫瘤指數」很難「擒王」,驗血糖卻有助預測民...

閱讀詳情 »

脹氣、打嗝、放屁不是病,其實是腸道求救的信號!吃了太多容易引起脹氣的地雷食物,是造成腸胃不適的元凶之一。大家以為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排便,但事實上,包括:糙米、花椰菜、蘋果等食物,都容易造成脹氣。想知道哪一些水果是少脹氣的水果嗎?還有果乾可以吃嗎?來聽聽德國營養科學、研究脹氣的專家怎麼說。 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不少長者隨著年紀增長改變飲食習慣,食量、食慾都有下降狀況,易造成營養不足,加上若同時患有慢性病,便會成為「肌少症」高危險群,導致失能、生活品質下降。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課長張麗娟營養師表示,長者一定要補充足夠營養才能有長肌肉的能量,務必留意三餐攝取量,自平時生活開始防範。...

閱讀詳情 »

(台北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為48-52歲,在約10年的停經過渡期間,身體即會因女性荷爾蒙減少而出現不同變化。而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3.7歲,可推估女性在更年期後尚有40年的璀璨時光,如何與「第二青春期」共處是一大健康課題。26日在安心更年期講堂-「我的黃金女力時代,健康延展幸福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