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的美女或帥哥。
年齡增長 美麗不再
不管是美女或帥哥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覺得美人遲暮、英姿不再,美女因為懷孕生了小孩,帥哥可能因為煙、酒、生活作息等問題。求美者通常覺得自己有變化,照鏡子的時候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那,殊不知問題不在五官的變化,而是框架上的變化,而這個變化既不是骨骼,更不是肌肉,而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面部第六官和第七官的顴骨和頰部脂肪墊,這個脂肪墊的位置決定了別人對你(妳)的視覺年齡,因此在面部年輕化是特別重要需要處理的。
第六、七官決定臉部脂肪變化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變化與五官的老化是不同的,五官因為有著骨架的支撐,所以位移的並不嚴重,頂多就是有些皺紋和稍微的下垂,但是顴骨脂肪墊和頰部脂肪墊的位移則不同,因為沒有骨架的支撐,單單靠著支撐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垂位移的狀況是非常明顯的,這種位移產生的結果包括了以下的狀況:顴骨脂肪墊下垂後,會產生眼眶下支撐性變差,因此就會形成淚溝、眼袋綜合症,有時連原有的臥蠶都會消失,顴骨脂肪墊下垂也會使鼻唇溝(法令紋)加深凹陷,另外下垂的顴骨脂肪墊也會形成蘋果肌下垂的視覺效果,笑的時候因為鬆弛無法上提,造成了「肉笑皮不笑」的窘態。
脂肪流失 就像老了5歲
頰部脂肪墊的下垂造成木偶紋,形成的原因如同鼻唇溝(法令紋)的相同,這樣的問題也導致了嘴角的下垂;頰部脂肪墊的問題不只是下垂,還有外擴的問題,這種外擴的問題會讓面部有變大的感覺,特別是照相特別的明顯,同時也讓下頜緣輪廓線變差,這種臉變大和輪廓線變差的問題,就足以讓人看起來老了3至5歲,甚至更多。
因此在解決面部年輕化的時候,我們考慮的問題並不應該是所謂的凹陷和體積流失的問題,而是應該更進一步的探討面部實際發生的問題,有些凹陷是因為第六官和第七官位移下垂所形成的,有些問題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凹陷,有些狀況是因為細胞流失造成的,單一的治療方式有時是以偏蓋全,有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
就以蘋果肌下垂治療來說,很多醫生會用「填充可以緊實」的錯誤觀念來治療病人,最常使用的就是玻尿酸,剛打完的時候效果可能很好,但是玻尿酸並沒有定位的能力,所以隨著吸水腫脹的關係,反而加重了脂肪下墜的重量,加上玻尿酸大部份是填充在真皮層,會使得支撐纖維更鬆弛,使得臉變得更大,「肉笑皮不笑」的問題更嚴重,這就是大家討論到的FILLER FACE(填充物的臉)或是填充後面部僵硬的由來。
往上往內式治療才能成功復位
因此我們在面部年輕化的治療上,最重要的是針對第六官和第七官的下垂位移來治療,這種下垂位移是往下往外的,治療時就必須往上往內,才能復位第六官和第七官脂肪墊的位置,將變大變寬的臉回縮,才能實現真正的年輕化,傳統的拉皮手術或是及拉皮手術為基礎的緊實方式,將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往外往上拉,反而使臉變大變寬,蘋果肌也變形了,這樣的概念是有瑕疵的。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後,我們再根據面部凹陷的程度做適當的填充,不論是填充脂肪或是玻尿酸相對都比較少,不容易引起下垂和變形的問題,也不會有面部僵硬的情形。
────────醫師小叮嚀────────
面部年輕化是目前大家趨之若鶩的治療項目,面對要求愈來愈高的求美者,我們不能只是以為面部老化是單純的膠原蛋白流失,就想用單一的填充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應該對問題有更深的認知,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是提供治療的新方向,這樣我們才能讓面部年輕化美的自然,自然的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是腦中風,僅次於癌症,根據統計,國人每年約有3萬人發生不同嚴重程度的腦中風,成為生活中的健康殺手之一。一旦發生腦中風,常見的失能症狀包括,半身癱瘓、動作障礙、感覺功能缺損、認知能力下降、語言能力障礙、吞嚥困難,甚至情緒憂鬱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兼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74歲的林老太太,今年體重在2個月內下降6公斤,並出現間斷性腹瀉和便秘情形,三個禮拜持續腹瀉合併間接性鮮血黏液便,次數從一天6次,變為1小時一次,幾乎無法離開廁所,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是潰瘍性結腸炎惹禍。收治這名老太太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貓是夜行性動物,白天會本能躲避刺眼的陽光照射,行為表現較為慵懶;但狗就不一樣了!習慣在白天活動的狗兒缺乏汗腺,無法自我調節溫度,容易發生中暑危機,因此家裡有養狗的民眾,一定要注意避免狗兒中暑。狗兒常見的中暑原因有哪些呢?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醫師表示,在強烈的陽光...

閱讀詳情 »

體內濕氣重永遠睡不飽,現代人濕氣特別重,這是我在研究舌像的時候發現的,在讀博士的時候,我的電腦裏面有很多舌圖,有三千多張,我每天就是習慣地看這些舌圖,有一天,我蓦地發現其中有幾乎一半的舌像水濕都很重,這讓我很疑惑,當時我以爲是因爲這些舌圖都是在醫院裏面拍攝的,後來,畢業了,我在觀察普通人的時候,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