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菸檳不離手,小心口腔癌 醫提醒「關鍵十項警訊」

菸檳不離手,小心口腔癌 醫提醒「關鍵十項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年輕人也可能得口腔癌!一名29歲的小張有6年抽菸及嚼檳榔史。小張說:「菸可以不天天抽,但檳榔不行,一天沒有檳榔,就覺得不舒服。」家人看他吞雲吐霧、血盆大口、牙齒發黑歪斜,總勸他戒菸戒檳,他反駁:「我還這麼年輕,抽菸嚼檳榔的人那麼多,癌症怎麼可能輪到我!」。今年十月小張感覺口腔內長出異物,心裡越想越惶恐,趕緊就醫被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目前接受治療中。
癮君子勿僥倖 菸+檳+酒罹癌率高123倍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牙科李怡祥主任表示,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居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第五名是口腔癌,研究顯示抽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89倍,若合併抽菸、嚼檳榔、喝酒者,
機率更高達123倍!對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防口腔癌應定期篩檢 醫提十自我檢查法
長期菸酒檳的民眾更需要留意口腔變化,除戒菸檳、少飲酒之外,日常應避免食用熱度過高或太辛辣的食物,養成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提高治癒機會。政府提供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請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多加利用,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家庭幸福,儘早就醫、及早發現病症,才能即早治療。
至於口腔癌前兆有哪些呢?李怡祥主任鼓勵民眾,時常進行10項口腔自我檢查。
1.長達兩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
2.口腔或是頸部出現硬塊,觸摸時不一定有疼痛感
3.味覺遲鈍
4.口腔內有白斑或紅斑或突起物出現、腫塊形成
5.時常有不明原因的出血,通常不會疼痛
6.張口困難
7.舌頭運動受限,說話吞嚥咀嚼都有問題,感覺麻木
8.感覺異常,如下唇麻木
9.牙齒浮動易位
10.臉形左右兩邊不對稱
李怡祥主任說明,當民眾發現有以上任何一種警訊時,都應警覺異常並且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進一步做詳細檢查。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嚼食檳榔、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喘的好難受! 國泰醫院專業氣喘照護網守健康

威脅大!呼吸道融合病毒不要來 兩歲以下嬰幼兒可預防

共融思考付出更多 這間公司捐藥當政府公衛靠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每年有很多兒童因為在炎熱的天氣裡被留在車內而死亡,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兒科醫生保拉·薩貝拉(Paula Sabella)醫學博士破解常見的迷思與事實區分,提供簡而有力的技巧來保護兒童,呼籲停放的汽車中看到嬰兒或兒童且沒有成年人在場,請記得報警挽救生命。防止孩童車內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全世界都期盼疫苗施打率高能復以往生活,但Delta(印度變異株)出現,再次掀起病毒浪潮,根據日本《NHK》統計,日本7月31日新增病例最高峰4,058人,8月開始也都在2至3千上下,讓人值得注意的是,20多歲感染者超過30%;台灣醫生評估,可能跟疫苗還沒打到有關,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說明,我國新冠疫苗疫苗接種超過800萬人次,因應部分民眾出國疫苗接種證明需求,指揮中心建議,先行確認前往國家,或就讀學校、工作及參與活動等,要求接種卡、診斷證明、或黃皮書。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74歲許伯伯日前出現血尿情形,初步就醫檢查懷疑是結石,服藥1周多症狀仍無改善,轉診到本院泌尿科評估並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發現膀胱底部有1腫瘤,且PSA指數極高,懷疑是攝護腺腫瘤侵犯膀胱,住院透過內視鏡刮除後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所幸透過荷爾蒙及放射線治療,許伯伯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