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萬分之一的不幸運!他手術中心跳突停止 原來是麻醉引過敏性休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萬分之一的不幸運,竟發生在自己身上。37歲的林先生,一次因工作中跌倒傷及頸椎,造成四肢無力、麻木的症狀,必須手術解除受到壓迫的脊髓,沒想到就在全身麻醉之後,手術中血壓一路降低,甚至心跳停止,懷疑就是麻醉引發的過敏性休克,所幸醫療團隊機警急救,生命徵象逐漸回穩,並在家屬同意下繼續順利完成手術,沒留下任何後遺症。

奇美醫學中心麻醉部主治醫師王立楷表示,林先生是在麻醉誘導後血壓逐漸降低,儘管給予中等劑量的靜脈注射升壓劑,但在2分鐘後,心跳速率在10秒內由每分鐘50至60次,忽然變慢,直到心跳停止,幸好立即心肺復甦術CPR及靜脈注射腎上腺素,才在1分鐘內恢復跳動。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多人因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在全身麻醉時發生過敏性休克則是一種少見但是非常危急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是1至2萬分之1,嚴重者可能致死。

王立楷指出,「麻醉」對於手術的成功與否,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若麻醉中病人發生預期之外的低血壓時,原因可能眾多,包括原有的疾病、隱藏性出血、心肌梗塞、麻醉藥物的作用、過敏等,甚至醫材、麻醉藥物、消毒藥水、輸血等情況,都有可能引發過敏。

如果只是發紅、搔癢、蕁麻疹等皮膚反應,王立楷強調,並不太會影響生命安全;最擔心的是可能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因此提醒若曾有藥物過敏的經驗,一定要在手術前的麻醉訪視與麻醉醫師詳細溝通,才能共同守護手術中的麻醉安全。

王立楷說,全身麻醉發生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心跳過快、過慢甚至停止、血壓大幅降低、支氣管痙攣等,可能在幾分鐘內發作,也可能幾小時後才表現出來,但因為手術中的無菌考量,通常無法完全掀開病人身上的布單來檢視病人的皮膚是否有過敏的表現,加上病人在全身麻醉之下無法描述自己的症狀,所以有時無法即時正確診斷。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只有社工喝得到! 2萬杯「阿中部長咖啡」免費送全台社工人員

菲籍移工檢疫期滿驗陰性放人走 「只隔12天」自費採檢今卻確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期肝癌「切」就對了!腫瘤小於2公分的極早期肝癌患者,目前能選擇的治療方式眾多,而台北慈濟醫院今(2)日發表其最新研究結果指出,經十年追蹤臨床分析發現,手術切除治療極早期肝癌有效降低復發率,復發率低於其他治療方式。 目前在臨床上,肝癌會依腫瘤大小、數量及侵犯程度適用不...

閱讀詳情 »

全球取得機制(COVAX)為非洲國家迦納總統阿庫佛艾杜(Nana Akufo-Addo)接種疫苗,成為全球「接種免費疫苗」的第一人。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感嘆,窮國本周才獲分發疫苗,比英美加等遲了三個月才接種,強調這場抗病毒大戰不是各國間的競賽,而應共同合作抗疫。世衛表示,上週全球武漢肺炎(COV...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健康報導 南非國家衛生單位發現,近日出現了約4,000位新型冠狀病毒再次感染者,這對於原本計畫撲滅的病毒產生了新的嚴重挑戰。南非疫苗諮詢委員會主席Barry Schoub今日公開表示,發現了近4,000位的Covid-19再次感染病例,經過國家衛生單位多日追蹤研究分析,這可能是新型病毒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過後,不少人都打算好好重新整理一口的牙齒,但一次拔好幾顆牙齒,合適嗎?這對不少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病人而言,是心中最大的疑問之一,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解答,其實大部分牙科手術並不需停藥,但術前一定要與醫師討論個人特別情形,再決定是否停藥,避免承擔不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