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落實三不措施 遠離漢他病毒找上門

落實三不措施 遠離漢他病毒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漢他病毒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一種,會因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之飛沫導致感染,包括接觸遭病毒污染的污染物、被帶病毒的齧齒動物咬到都可能埋下感染的危險因子。疾管署表示,一旦感染漢他病毒,不僅會出現發燒、腸胃道症狀、腎功能異常等,漢他病毒出血熱併腎症候群」症狀,也可能造成發燒、嚴重肌肉痛、咳嗽、呼吸急促等漢他病毒肺症候群。

提升民眾防治漢他病毒意識 疾管署辦直播

為讓民眾提升對於防治漢他病毒的意識,且更了解漢他病毒的嚴重性,疾管署在官方臉書專頁「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舉辦「漢他老鼠OUT」直播活動,邀請藝人巴鈺與防疫醫師洪敏南,分享他病毒的知識與防鼠妙招,其中巴鈺提及,因常會在不同環境工作,難免遇到老鼠,因此工作團隊也會用酒精加強環境消毒。

留意老鼠可能入侵路徑 做好環境衛生工作

漢他病毒是由齧齒類動物傳播,因此唯有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隨時做好環境清理,才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疾管署說明,包括餐飲業、市場攤販、食品工廠等都應特別注意環境衛生問題,即使家中也應多留意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全面杜絕漢他病毒傳播。

處理鼠類排泄物 應先消毒後再清理

若發現鼠類排泄物時,也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並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等待發揮消毒作用後至少五分鐘後再進行清理,降低感染疾病風險。疾管署強調,了解對於漢他病毒的認知,確實做好三不措施,做好環境衛生工作,才能遠離漢他病毒找上門。

【延伸閱讀】

鼠來非寶! 漢他病毒出血熱,有這些症狀千萬別掉以輕心

預防漢他病毒感染! 當心鼠類排泄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勤洗手、戴口罩為防疫重點外,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但是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他們會擔心目前用藥降低免疫系統,是否更容易遭受感染?萬一社區大流行,罹病後病情是否會加重?他們也好奇,若自行短暫停藥,對病情是否真有影響?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好發年輕女性 多器官同時出問題要警覺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侵犯自體組織器官所造成的疾病,好發於20-40歲女性,比男性高出8倍罹病率。常見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較少見的例如先天免疫不全症、抗磷脂質症候群、乾癬、硬皮症、圓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因突變基因讓亨丁頓蛋白(mHtt)異常聚集,造成腦部神經持續性退化,患者發病後手腳不聽使喚,像在跳舞一樣,末期急速退化,平均存活約15至20年,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黃人則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發病時曾經在社區走動,第268例曾在在金山老街與烏來活動,第289例則是在居家與工作場所間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考慮規範民眾社交距離,目前沒有正式實施細則,未來會在公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