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落實家庭醫師制 拯救健保也幫助弱勢

落實家庭醫師制 拯救健保也幫助弱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醫師出生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競選時提出「落實家庭醫師制度」,柯文哲主張,家庭醫師應是全家健康的守護者,也是穩固醫療照護體系的基石。家庭醫師可全面掌握全家的醫療資料與病例,提供預防性的醫療之外(如預防注射、定期健檢),還能在生病時立刻掌握病情、提供適當的治療,也可減少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弱勢族群不再求助無門!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李智孟醫師表示,弱勢者生病時,連該去何處求診、看哪一科都不清楚,十分無助。然而,二代健保法明訂「家庭責任醫師制度」,以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為目標,結合社區診所與合作醫院組成社區醫療群,提供民眾預防保健等健康資訊,並落實轉診制度,同時,也鼓勵基層醫師參加,由市府給予弱勢家庭完全補助,往後弱勢者求醫不再煩惱。

柯文哲所提出的家庭醫師制度,還有另一項公益性目的─減少醫療資源浪費。許多學者曾大膽預測,10年後,台灣健保將倒閉。岌岌可危的全民健保,因民眾已習慣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看診,拿藥品回家囤放,所以,要做到減少浪費,勢必要從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做起。李智孟醫師解釋,唯有減少浪費,健保才能幫助更多病患。

世界家庭醫師組織(Wonca)會長Michael Kidd教授表示,醫療平等就是不論你住在什麼地方,你都享有同樣的醫療資源。對此,Wonca2015亞太區會議副主席蔡世滋醫師說,落實家庭醫師制度的優點之一就是縮短醫療的城鄉差距,可利用雲端系統來監測病患,如病患低血壓或長時間不動,監測系統就會通知最近的醫療院所或里長前來關心。

而民眾可否自行選擇家庭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邱泰源醫師說,醫師與病人間不只是醫病關係,還有信任關係,若是民眾不信任或認為有更換醫師的需求,當然可自行選擇適合的醫師,在家庭醫師制度中,是民眾指定醫師,不是病患來適應醫師。同時,參考最早推行家庭制度的英國為例,英國的家庭醫師制度著重於雙向溝通,設立「滿意度回饋機制」,家庭成員可替醫師打分數,不適任時可提出更換醫師的需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966

相關推薦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0多歲廚師,菸、酒、檳榔不離身,某天試菜時突然發覺吞嚥有困難,就醫檢查確診食道癌,醫師考量他的工作需頻繁試菜,建議採取微創內視鏡手術,搭配組織凝集儀、神經監測儀等,術後很快就返回工作岡位,不但進食沒問題,也沒有聲音沙啞等後遺症,完全不影響餐廳生意。 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6)日新增281例本土病例,且確診者遍及全台17縣市;其中台北市45例、新北115例,基隆市26例偏多。《NOW健康》整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的足跡,供讀者參考。 台北:健身工廠石牌店、台北101曾受確診者光顧 台北市政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首度現身至今,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總數已來到4億8千萬,死亡人數累積超過600萬人,而如此龐大的感染基數也讓病毒變異機率隨之增高。近來,Omicron亞變種BA.2逐漸取代BA.1,成為全球主流變種病毒株(至少超過50%),而其挾帶更高傳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身為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且溫馨的睡眠環境,但很多新手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只要遇上有關寶寶的事常手足無措、失去判斷能力或至今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