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蔡頭第1次健康檢查就肝癌 這4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蔡頭第1次健康檢查就肝癌 這4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71歲資深藝人蔡頭因罹患肝癌而入院治療,接受媒體記者電訪時表示,「從來不曾健康檢查,第1次檢查就肝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醒,肝病3部曲為肝炎、肝硬化、肝癌,提醒民眾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透過抽血、腹部超音波,瞭解肝臟健康。


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報告顯示,當年共有7881人死於肝癌,其中7成與B型肝炎有關,也就是國內每年仍有5000多人罹患B肝後,不幸死於肝硬化、肝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感染肝炎病毒之後,有些人變成慢性肝炎,再變為肝硬化,最後則惡化成肝癌。在台灣,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為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發引發肝癌,醫學研究也證實,黃麴毒素會增加B肝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至於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也會提高致癌的危險。


如何保肝、顧健康?建議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透過血液檢查,瞭解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C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 Ab),以及肝功能(GOT、GPT)等數值,另搭配腹部超音波,有效診斷有無脂肪肝,以及肝臟形狀是否異常。


蔡頭第1次健康檢查就肝癌 這4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肝癌高危險群這4類人更需注意。(資料來源/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圖/NOW健康製作)


在飲食方面,應該避免酗酒、抽菸、不吃發霉的玉米、花生等,以避免吃下致癌物黃麴毒素;再者,避免肥胖,控制體重,適度運動預防脂肪肝,降低肝硬化與肝癌發生風險。如果檢查發現為肝炎帶原,目前政府提供每3至6個月肝功能抽血、腹部超音波等追蹤檢查,至少半年要受檢1次,並在醫師評估下,接受藥物治療。


在治療方面,只要發現得早,肝癌是可以治療的,效果不錯,常見治療為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局部酒精注射、局部醋酸注射、微波凝固、冷凍療法、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支持性治療等。


根據臨床觀察,以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等3種治療最為普遍,健保均提供給付,肝癌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上班族退休年齡再延長 白內障危機恐影響你的職場表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4招身體伸展動作 舒緩痠痛 健康好方法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高翊倫 身體伸展動作每個動作停留10至15秒,就讓肌肉放鬆在做下一回合,拉太久容易造成肌肉一直處在伸展的狀態,這個時候身體就會發出警訊給大腦說肌肉一直在被拉長狀態,這樣子反而會讓身體肌肉越拉越緊而不是越拉越輕鬆。   若有身體不適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防疫期間天天待在家,民眾面對多了限制的生活,焦燥的心情在所難免,一點點瑣碎的日常小事,都可能成為家庭失和的導火線。為小事反應過激? 第一步先緩解自身情緒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全國三級警戒延長,不只企業推行「遠距辦公」,教育部也宣布全國各級學校 、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各企業實施居家辦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形態改變更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肌膚健康,正值夏季常見如痘痘、泛紅敏感、濕疹、搔癢等問題依然於每家每戶上演,奈何現階段難以向皮膚科醫師、美容師求助。知名醫美健康聯合診所盧靜怡院長呼籲,不能輕忽因防疫而產生的保養漏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臺灣確診人數急遽上升,眾人施打疫苗的意願也提高,當打完疫苗後產生的發燒與肌肉痠痛,醫師或是護理師總是親切的說如果有不舒服就吃普拿疼(Acetaminophen)就好,接種後會觀察至少30分鐘,確定沒問題再返回住所休息。但是事實上通常不舒服的症狀總是發生在你回家後到接下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