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截肢 別讓小傷口變大問題5點提醒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截肢 別讓小傷口變大問題5點提醒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1名70餘歲,患有糖尿病的伯伯,近2年來第3度因為左腳紅、腫、熱、痛影響生活作息而到急診求診。醫療團隊為其進行檢查,發現他的白血球及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加上左腳局部發炎徵兆,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伯伯合併有香港腳、糖尿病,雙腳時不時有細小的傷口,難怪發炎始終好不了!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夙容表示,每個月都會遇到數名因蜂窩性組織炎入院的病人她也提醒民眾,平日只要注意雙腳的保養,便可大大降低罹病機率!


什麼是蜂窩性組織炎? 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陳夙容指出,皮膚是身上最大的器官,負責屏障有害物質、細菌及外來異物進入人體危害健康。當皮膚受損導致屏障出現漏洞,病原菌入侵在皮下組織產生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即是蜂窩性組織炎。


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最大的風險因子來自於破裂的傷口或受損的皮膚,如割傷、燙傷、動物咬傷所產生的傷口;皮膚疾病如蕁麻疹、帶狀皰疹(皮蛇)或乾癬導致表皮不完整,細菌就能大舉入侵造成傷口感染。


糖尿病、高血壓 都可能導致反覆發炎


有時候一些長輩會納悶:「我明明沒有皮膚病,也沒有受傷,為什麼還會得蜂窩性組織炎?」其實並不一定需要有肉眼可見的傷口,只要皮膚狀況不佳,如香港腳導致脫皮、皮膚乾燥龜裂等狀況就有可能讓皮膚屏障出現漏洞、讓細菌有機可趁。


此外,體內的白血球、淋巴球及其它免疫物質會隨血液循環到發炎部位進行殺菌作用,現代社會普遍生活水準提升,大多數老人家身上多少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文明疾病,若未用藥好好控制就會造成血管脆化、老化、肢端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導致反覆發生蜂窩性組織炎。


趁早治療避免惡化 5點提醒


蜂窩性組織炎是個隨時可能惡化的疾病,嚴重可能會進展至骨髓炎、甚至導致壞死性筋膜炎及敗血症,若嚴重至此則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清創、或截肢!因此,即使在疾病初期只有發紅的局部症狀,仍不可輕忽,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即時發現身上不尋常的紅熱腫痛,盡早就醫,才能防患未然!


陳夙容提醒,有些長輩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反覆發作而住院,除了身體免疫力較弱而導致的反覆感染之外,更有可能來自於對身體一些小傷口的處理不當以及對自身健康狀況的忽視。家中長輩如果有反覆發炎困擾的話,不妨注意以下幾點:


1. 控制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避免循環變差,增進自身抵抗力。
2. 穿著鞋襪保護腳趾避免受傷,注意腳趾甲修剪避免甲溝炎發生。
3. 使用乳液保濕,避免皮膚龜裂;若有皮膚疾病應按指示定期抹藥保養。
4. 當有蚊蟲咬傷或割傷時,應正確清潔傷口、包紮、定期換藥。
5. 如果有慢性傷口,定期消毒,作好傷口護理。


更多NOW健康報導
▸報復性運動讓「鐵人」變「軟男」 中醫調理下半身性福
▸打造不利癌細胞增生微環境 「褐藻醣膠」搭配化療奏效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1、午餐在辦公桌解決 午餐是上班族唯一可以到戶外走動的機會,如果是自己帶便當、同事一同訂便當、買外送,就容易降低走動的機會。其實,趁著買午餐的機會,到外頭走走,走路可以帶動腿部的肌肉,讓血液、淋巴循環順暢。如果是在辦公桌吃飯,也不要忘了留一點時間,在飯後稍微散散步。 (圖片來源,以下皆同) &nb...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以下皆同) 最近,網評“九大最難吃的蔬菜”榜單出爐,引網友哀嚎一片“求求你別再逼我吃這些了!”。但是今要告訴大家,這些難吃的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很多蔬菜都有意想不到的藥膳價值。當然,這些大家口中的難吃蔬菜,說不定有你的“...

閱讀詳情 »

專家解讀:鼻毛越長越防髒? 它只能防一些大顆粒 當空氣被吸入我們的鼻腔,要經歷重重關卡。鼻腔的結構是彎彎曲曲的,而不是一條大路直通肺部。這就是為了讓空氣在裡面繞來繞去,這個過程中,空氣中的一些髒東西就會慢慢沉積下來,而不會鑽入下呼吸道深處。有些髒東西還會撞上黏膜,而黏膜上會有許多自然分泌物,這些分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衛生福利部與經濟部共同舉辦「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鼓勵國內致力於新藥物及相關產製技術研發的產官學界踴躍參與角逐,期盼帶動醫療科技研發動能,引領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接軌全球生物經濟新趨勢。 政府近期積極催生台版5年期「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將生技領域擴大應用到農業、工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