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蟹足腫反覆發作醜又癢 放療竟能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蟹足腫反覆發作醜又癢 放療竟能癒?

蟹足腫(Keloid)和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都是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好發於有色人種(亞洲人及黑人族群),少數人會合併搔癢或刺痛,目前主要認為和體質及基因有關,兩者差別在於肥厚性疤痕只在原本受傷的地方增生,蟹足腫則會擴展到傷口周遭,擴展的範圍會大於原先受傷部位。傷及皮膚真皮層的較深傷口,會比表淺傷口容易發生蟹足腫,身體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如前胸、肩頸部、上背、關節等處較容易好發。

陳女士(化名)的左肩及背部因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困擾多年,不僅影響美觀,還造成左肩關節活動受到影響。在這數年間嘗試過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手術切除及植皮,仍舊一再復發。這次在整形外科醫師做完疤痕切除手術後,為陳女士轉介術後放射治療,目前術後五個月沒有任何復發跡象。

蟹足腫的復發率偏高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放射腫瘤科胡明原醫師表示,蟹足腫的治療方式很多,包含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雷射治療、局部冷凍治療等。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是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但須多次注射,除了治療時的疼痛,若疤痕面積較大、需大量注射亦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冷凍治療是用液態氮的低溫破壞真皮層過度生長的纖維母細胞,達到抑制疤痕生長的作用。這些方法的共同缺點是復發率偏高,且往往需要長時間反覆治療。

當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時 可考慮採手術搭配放射治療
當病灶較大時,醫師也會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的風險在於仍可能復發,甚至比原先病灶更大,因此大多需要搭配其他治療方式,防止再次復發。較常搭配手術的治療方式便是放射治療。其原理是使用放射線破壞過度活躍的纖維母細胞,減少疤痕的增生。過去研究認為在手術後24小時內接受放射治療的治療效果最好,治療時不會有特別的不適,只有少數病人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等反應。較常使用的方法為電子射束,治療次數約為1到5次,每次數分鐘,一般來說控制復發的機率大於80%,成效比其他治療方法來的好。

不過,雖然治療蟹足腫的放射劑量較一般治療癌症低,但仍有極低機率會增加之後局部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對於一般患者,胡醫師提醒,放射治療應該在使用其他方法治療效果不佳時才建議搭配手術使用。如果民眾有類似的困擾,建議與您的醫師討論,充分了解不同治療的利弊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清明節吃潤餅,是國人擁有的一種特色文化,它是以極薄的麵餅為皮,內餡種類可自由搭配,不論是葷、素、甜、鹹皆均可,而現在這種傳統小吃也常見於小吃攤販或餐廳料理。 但你知道嗎?市售潤餅一份約有400大卡,由其是外皮2張就相當於1/4碗飯,不僅如此,有些潤餅為增加飽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逐年升,成為婦女健康的殺手。有位不到30歲的女性,因為同事發現罹患乳癌並接受治療,讓她在好奇之下回家進行自我乳房檢查,無意間摸到右側乳房有硬塊,嚇得立即就醫。 月經來潮、乳房發育後  就要開始注意 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洪國禎醫師指出,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因為自行車運動傷害就醫人數明顯增加,很多人假日長途騎乘後,隔天上班就膝蓋外側疼痛到無法行走,還有人甚至因此而出現暫時性陽痿症狀!一名四十餘歲的男性上班族,為彌補平時沒時間運動,假日最愛長途騎自行車。上個月跟著自行車隊一日往返墾丁,往返兩百多公里,騎到半途,就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A肝,在台灣曾經是盛行區域,但近年來環境與衛生改善罹病率已大幅減少,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仍然是高流行區域,而這兩個地方都是國人常經商、旅遊的地方,所以還是會有民眾受到感染。 且依A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之研究顯示,台灣地區30歲以下之年輕人有超過70%沒有抗體,小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