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尿不以為意 他竟膀胱癌第四期

血尿不以為意 他竟膀胱癌第四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積極治療膀胱癌 有助提高存活率

一名61歲男性,兩年前出現排尿帶血,但因不會疼痛,並不以為意,後來因血尿頻繁因此就醫,當時被醫師診斷為第二期肌肉層侵犯性膀胱癌,接受每月一次的術前新輔助化療共四次,隔年又接受機械手臂根除性膀胱切除及重建人工膀胱手術,病理診斷為第四期合併淋巴腺轉移,術後接受每二週一次的免疫治療,目前患者可自行解尿,且未再復發,生活品質良好。

膀胱癌多好發中老年人 吸菸恐為原因

造成膀胱癌原因不明,多好發於中老年人,且男性罹患機率又比女性高出一倍,初期症狀會出現血尿,接著會演變成小便困難、疼痛,甚至解不出尿等症狀;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微創內視鏡主任翁瑋駿表示,目前研究報顯示,發生膀胱癌最大因素恐為吸菸,其他像是染料、橡膠、皮革、油漆等都可能埋下罹病危險因子。

二期後膀胱癌併發症高 須多科整合積極治療

翁瑋駿主任進一步說明,膀胱癌依照侵犯程度又分三類,包括第一類也就是第一期尚未侵犯肌肉層,佔新診斷病人約65至70%,第二類則為第二期至四期,已侵犯至肌肉層以上至鄰近器官,佔新診斷病人20%至25%,最後一類則為第四期,轉移性膀胱癌已轉移至淋巴及遠處器官,佔新診斷病人5至10%,若患者屬第二期至第四期的膀胱癌,須接受根除性膀胱切除術,但併發症較高,必須透過多科整合積極治療,才能提高病患存活率。

三分之二膀胱癌患者 未接受適當治療

但臨床上,因部分膀胱癌患者治療意願低,佔三分之二的患者未接受適當治療,造成存活率不高;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指出,治療膀胱癌第二期至四期,又分為手術精進、術前化學治療、免疫治療以及膀胱癌的整體診斷及治療,其中像是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因容易引起副作用問題,在治療上得需要多科別合力診治及預防,才能確實讓每位患者得到最佳照護。

轉移性膀胱癌 先接受化學或免疫治療

目前可合併術前新輔助性化療、微創手術及術後輔助性化療,透過新的免疫藥物以及國際臨床新藥試驗,配合多科整合協助,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歐宴泉副院長呼籲,像第三類轉移性膀胱癌病人,就需盡快接受化學或免疫治療,若能積極接受治療,能根治性膀胱切除合併轉移病兆完全切除,平均存活率可達53個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立冬即將到來,到了這天,表示冬季來臨,氣溫要開始變冷,許多人習慣隨著節氣變化飲食,天冷了就喜歡吃鍋、想來碗熱湯暖胃,卻又擔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身體負擔。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推出應景健康食譜「當歸生薑養生湯」,教導大家運用高麗菜捲、新鮮菇類與高麗菜苗、小白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刊登於《Brain》的1項新研究顯示,即使患有早期的阿茲海默症,如果能獲得適量的睡眠,也就是不要睡太多,也不要睡太少,即可以降低隨著年齡增長精神衰退的風險。 共有100名老年人參與這項新研究,他們的認知功能平均受到4.5年的監測,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5歲,接受了1項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型肝炎是臺灣國病之一,過去C型肝炎治療上有眾多限制:包括傳統干擾治療成效不彰、病人普遍自知率不足、害怕藥物副作用或接受治療的動機不足等,所幸自民國2017年起,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並逐步放寬給付標準,三年來,已成功治療超過十萬名病人,治療成功率可達98%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立冬是中國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屬於冬季的第1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國曆11月7或8日。「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正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補冬不過食 認清體質免上火 立冬這一天,台灣有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古代農忙社會勞動一整年,正好趁天氣寒冷的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