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尿嚇壞以為結石復發 竟是「這個」吃太多

血尿嚇壞以為結石復發 竟是「這個」吃太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3歲伍先生,經常尿路結石發作,被開玩笑稱作「結石達人」。過去不僅曾結石過20多次,都是尿路結石,屢次接受體外震波擊碎或內視鏡取出。日前又發現血尿,趕緊就醫檢查;經驗尿、X光等檢查,卻都找不到石頭,進一步詢問後,原來是伍先生吃了很多紅肉火龍果,導致尿液呈紅色。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紅肉的火龍果因含有甜菜青素,才會促使尿液呈現紅色,此現象屬於暫時性,多喝點水就會恢復正常。

火龍果吃太多 小心尿液呈紅色

蔡卓榮指出,雖此個案是錯誤的血尿病例,但患者態度謹慎很正確,因為除了尿路結石可能引起血尿,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等,都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尤其像膀胱癌,還會出現無痛性血尿,導致患者常常忽略病症,造成錯過黃金治療期。

出現血尿別大意 應盡快接受檢查

蔡卓榮進一步說明,包括發生於腎臟、輸尿管、尿道等部位的結石都稱為尿路結石,恐與體質、代謝異常或生活習慣有關,且曾結石的患者超過一半皆會再復發。當結石發作時,會出現疼痛以及血尿等兩大典型症狀,主要因結石阻塞腎臟與輸尿管接合處,或卡在輸尿管,導致神經刺激輸尿管平滑肌痙攣蠕動,造成腰腹部絞痛,加上結石移動時刮傷泌尿道,造成血尿。

出現類似症狀 早期檢查及早治療

蔡卓榮說,臨床上曾有患者2年前就出現經無痛性血尿,但因頻率不高,不以為意,直到後來演變為解尿困難、解尿疼痛、腰痛等症狀才緊急就醫,發現已是膀胱癌末期;他呼籲,出現症狀時,一定不可掉以輕心,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才能避免影響健康。

【延伸閱讀】

兼顧生活品質和安全 晚期肺腺癌也可出國旅行享受生活

病人太忙!亞大醫院首創門診植管 腹膜透析洗腎不用等

2019世界避孕日 正確避孕選擇造就美好未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0歲陳小弟患有過敏性鼻炎,季節變化時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咽癢咳嗽。上個月因肺炎住院,出院後雖已無發燒,但仍咳嗽,嚴重時咳嗽之後引發嘔吐、胸悶痛,清晨咳嗽較嚴重。經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小兒過敏中西醫合療」門診治療後,上述症狀已獲得大大改善。 1/3孩童是過敏兒 臺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大學學測即將在明年一月中登場,隨著時間逼近,考生及家長的情緒也跟著緊張起來,卻也因此作息大亂、飲食不正常,進而引發疲勞、消化不良、抵抗力減弱等健康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建議考生除了可先試著調整心理狀況以平常心面對考試,也可從飲食習慣、藥膳食療到簡易穴位...

閱讀詳情 »

() 由於網路的發達,不時有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治療模式的質疑或是偏頗,不正確渲染的報導,又有團體在全世界針對ADHD及精神醫療的攻擊,這些在過去10、20年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漸漸的減少,但卻在臺灣愈加盛行。 用藥受到質疑 生平第一次和立法委員互動,要從今年4月初說起。當時收到賴理事長的訊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寒流來襲,紫爆拉警報,不僅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會遭受隱形殺手PM2.5的影響,醫師提醒,及早預防PM2.5的侵擾,以免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久咳不癒及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在冬天悄悄上身,影響健康。 空氣品質差 支氣管炎、氣喘患者增加 脊椎外科醫院一般整合型內科醫師巫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