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確診病例節節升高,已逼近單日破萬例;幸運的是,這波Omicron感染高達99%屬無症狀或輕症,只需適當藥物治療、充分休息,大多可以恢復健康。


醫師分享實際案例 「清冠一號」有效防止輕中症轉重症


為兼顧防疫與民生經濟,政府的政策發展逐漸朝向與病毒共存的型態,盡量做到減災、維持正常的醫療量能的「新台灣模式」。因此,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只需居家照護;雖然輕症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不高,但仍會出現頭痛、鼻塞、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不適症狀,除透過西藥治療外,目前也可服用「清冠一號」幫助緩和症狀,且能降低新冠長期後遺症的風險。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暨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表示,「清冠一號」是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新冠肺炎特效藥物,藥材包括:黃芩、炙甘草、桑葉、薄荷、魚腥草、防風、荊芥、板藍根、栝蔞實、厚朴等中藥材,可有效防止輕中症轉為重症。因「清冠一號」屬於中醫師處方藥,每位患者的體質和病況不同,故必須經中醫師診斷後才可調劑給藥,民眾絕對不可自行至藥房、網路等通路購買。


沈瑞斌曾收治1位76歲的新冠患者,當時已經發展至肺炎緻密斑塊、血氧降低的狀況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下,4天後肺炎斑塊變淡轉出加護病房,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另1名34歲年輕確診者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則屬輕症,同樣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7天後症狀緩解、PCR轉陰並成功恢復健康。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記者會中說明「清冠一號」的特色及取得方式。(圖/沈瑞斌醫師提供)


多靶點治療原理 三管齊下消滅病毒


沈瑞斌指出,「清冠一號」由多種中藥材組合而成,因每種中藥材有不同的作用,再加上中醫藥處方「君臣佐使」的概念,形成了多靶點的治療原理,包括:能夠減少病毒棘蛋白與宿主細胞膜上ACE2受體結合數量,降低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的機會、抑制3CL蛋白酶活性,減少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以降低宿主體內病毒量,還能抑制肺泡上皮細胞分泌TNF-α及IL-6,減少細胞激素風暴的發生機率。簡單來說,「清冠一號」可以同時減少病毒接觸細胞量、病毒複製量及體內發炎反應。


過去,「清冠一號」在歐美地區熱銷,甚至在義大利、德國等地區大缺貨。台灣從今年4月18日起,凡經醫師診斷為輕症、無症狀患者,因應居家照護模式防疫下,由中醫師透過視訊診療評估後,可開立「清冠一號」作為治療藥物使用。目前全台已有2千6百多家中醫診所可執行視訊看診,有1千多家中醫診所可開立公費補助的「清冠一號」。


「清冠一號」搭配其他中藥材 助高風險族群防感染


沈瑞斌進一步說明,門診經驗從2歲幼童至90歲長者皆曾以「清冠一號」作為治療藥物,劑量部分依據體重和症狀做微調,中醫師也會依患者個別症狀不同,加入其他適合的中藥材,都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清冠一號」除能幫助確診者外,其他高風險族群,例如:第1線醫護人員、防疫旅館人員、防疫車隊司機等,都可透過「清冠一號」搭配適合的中藥材來減少感染機率,不過,要注意的是未確診者需自費負擔、健康的民眾因體質差異擅自服用「清冠一號」也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或畏寒等症狀,所以一定要經過中醫師診察再遵醫囑使用。


沈瑞斌強調,中藥裡有許多藥材能弱化病毒及減輕病毒對人體的破壞,也對症狀治療和降低感染風險有所幫助,因此,若「清冠一號」缺貨或無法順利取得時,只要經過中醫師診斷,依然有許多中藥材可以針對新冠確診初期、發病過程、後遺症處理來做適當運用。因此提醒民眾,勿一味盲目追求,經由中醫師診察用藥,對於身處疫情中的患者才能發揮良好的治療幫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你早晨一覺醒來,發現嘴歪了,一定要立馬去就醫!臨床上就有一名二十歲男大生,有天早晨起床,照鏡子發現嘴歪了,嘴巴閉不緊,但卻不以為意,直到二週後就醫,被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由於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以致嘴歪症狀已無法恢復。 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導致 這名男大生獨自一人在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抽菸喝酒真是害人不淺!一名六十歲男子,肝硬化已六、七年,病況纏身下,雖然已戒酒,但是卻沒有戒菸,以致於終於嚐到苦果;日前又檢查發現罹患食道癌,使得病況更是雪上加霜。 出現腹水等待換肝 收治該名男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表示,這位男子是從事建築工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整理) 搭火車時最怕有人高談闊論,彷彿要跟全車乘客演講似的。有一回,兩位提著公事包的中年大叔上車之後便中氣十足地聊了起來,他們說得口沫橫飛,旁邊的我卻聽得膽戰心驚,這時候便了解了三人成虎這個道理,謠言天花亂墜是很可怕的。 中風不是放血就會好 「上禮拜我們公司有個同事中風耶,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