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快篩試劑實名制於今天(28日)首上路,全國近5千家特約藥局販售1盒5入(500元)的平價試劑,一早許多藥局門口即大排長龍,不過,連線系統卻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健保署未做壓力測試,讓藥師成為民眾的出氣桶。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於今(28)日上路,比照「口罩實名制」,民眾可持「健保卡或居留證」1人1卡,可不限本人。(圖/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指揮中心昨天(27日)宣布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於今(28)日上路,比照「口罩實名制」,民眾可持「健保卡或居留證」1人1卡,可不限本人,可至全國參與販售4909家社區健保特約藥局及58家偏鄉地區衛生所購買。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購買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並無年齡限制,採身分證字號尾碼分流。(圖/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購買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並無年齡限制,第1期1人可購買1份(5劑包裝),採身分證字號尾碼分流,星期1、3、5,尾碼單號(1、3、5、7、9)者可購買,擠X雙號(0、2、4、6、8)可於週2、4、6至藥局購買。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今早7:33桃園市桃園區文安藥局已經售出78份,完售。(圖/健保署提供)


李伯璋說,健保署為了這次快篩實名制,建置「防疫家用快篩試劑管控系統」,依疫情指揮中心規定於今(28)日上午7點啟動,截至今早9點,共有2323家藥局、衛生所順利販售,快篩份數為5萬9214份。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今(28)日上午7點啟動,截至今早9點,共有2323家藥局、衛生所順利販售,快篩份數為5萬9214份。(圖/健保署提供)


不過,平價試劑開賣首日,情況與之前口罩實名制、疫苗預約一樣,就是「卡、卡、卡」。就有醫師抱怨,上午系統大當機,無法連線,雖然藥局有兩台機器,都均無法使用,情況跟口罩實名制剛上路如出一轍。不少民眾七點就來排隊,趁著上班前來購賣試劑,眼看著上班遲到,罵聲連連,「連這個都做不好」。


對於自己成為出氣桶,藥師們相當無奈,只希望指揮中心放大頻寬,避免系統當機,且系統上路之前,應先做壓力測試,以免引發民怨,明明是好事一樁,卻成為負面評價。


對此,李伯璋解釋,因購買人數眾多,「防疫家用快篩試劑管控系統」於8時30分擁塞當機,已在8時45分修復,可正常操作,民眾可至上述4967家販售地點購買。


李伯璋強調,當初判斷系統可以承受流量,但事實上頻寬仍舊不夠用,才會造成大當機,不過已經修復。


不過,藥師仍是抱怨,系統雖可連上線,但速度超級慢,很容易又當機,根本無法使用。呼籲沒有緊急需求的民眾,可以晚幾天購買,不用急於一時。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上路,民眾怎麼買?去哪裡買?民眾可多加利用健保署網站查詢。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蔡英文總統視察指揮中心 強調防疫新階段4大重點措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心房顫動是國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會造成中風、心臟衰竭或死亡,部分患者有頭暈、心悸和胸悶等症狀,但有另一部分患者「毫無症狀」,堪稱隱形殺手。為讓心房顫動篩檢更及時,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與知名光電技術廠利用手機鏡頭及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hotoplethysmograp...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青光眼是會遺傳的!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門診收治不少年輕型青光眼患者,眼壓正常,但視野明顯變差,經過眼底攝影、眼底斷層掃瞄等檢查,並詢問病史、家族史,才知罹患原發性青光眼。 呂大文說明,青光眼是一種持續惡化的視神經疾病,且可能導致眼盲,致病原因與老化、藥物類固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與愛滋病毒對抗的漫長旅程上,醫療人員的協助與陪伴是HIV感染者很重要的支持力量。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下稱IAS)將首度在台灣舉行《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即日起至2月14日止,HIV感染者及受愛滋病毒影響族群能透過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自國小時即被診斷出慢性氣喘,為求方便並未定時至醫院回診追蹤,而是自行購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使用,直到今年四、五月季節交替時,病情急性發作,緊急就醫檢查後才發現肺功能已經嚴重衰退,抽血檢測發炎指數遽增,最後定期就醫,並搭配適當治療,三個月之後才穩定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