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太日日睡不好 元兇竟是老公「交響樂」

太太日日睡不好 元兇竟是老公「交響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更已經突破400萬人,台灣一年使用安眠藥量高達1.4億顆,失眠已成為國民文明病。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近年來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因為睡眠障礙患者而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不少。

睡不好容易醒精神差 竟是枕邊人打呼所致

今年40歲的王太太是名家庭主婦,長期深受失眠的困擾,導致王太太情緒焦躁不安、白天精神恍惚,趕緊求助身心診所,到診王太太主訴自己入睡困難、睡著後容易被吵醒,經詳細問診後發現,王太太夜不能眠的元兇竟是老公睡覺大呼太吵所致,通知王先生就醫檢查,確定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陽壓呼吸器能提供適當的氧氣及壓力,提升王先生的血氧飽和濃度,避免呼吸中止症的產生,王先生打呼獲得明顯的改善,王太太失眠也變好了,夫妻二人進入健康的良性循環。

失眠易導致精神身心影響 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

楊聰財醫師表示,按照美國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第五版,至少每個禮拜有一半時間以上睡不好覺,且維持三個月以上,已經影響到自身身心功能或是生活社會功能,稱作失眠,又稱睡眠障礙或睡眠剝奪。但依臨床實務來說,連續一週以上睡不好覺,精神及情緒狀況可能會受干擾,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來評估協助處理。

楊聰財醫師說明,失眠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常見的「難以入睡型」,又稱為「曾子型」,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躺在床時上想東想西反省自己,腦袋沒有關機,導致思考完後又睡不著;第二種「海豚型」,睡一睡容易醒,再睡又入睡困難;第三型「貓狗型」淺眠多夢睡眠品質又不夠深層;第四種「窒息型」,像案例王先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而影響睡眠品質不佳。臨床上睡眠障礙依不同生理、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些則是因為疾病,像攝護腺肥大、高血壓、糖尿病也會影響睡眠,需綜合評估失眠問題。

掌握三大招睡眠品質好

楊聰財醫師表示,治療上會針對生理、心理、環境去評估,提供藥物治療,不建議單吃安眠藥,另外,也會針對壓力過大或情緒障礙等問題,提供改善情緒的藥物,對症下藥治標治本,若失眠問題無法自我調節調適排解,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楊聰財醫師補充,睡眠品質要好掌握三招(持續時間、連續性、深度),把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到6點,睡眠週期是每90分鐘為一週期,從淺睡到深睡到做夢期,要睡好覺半夜不要被干擾,比如說睡前四小時要限水,避免半夜起床尿尿,維持深層睡眠兩小時,隔天會感到容光煥發解除疲勞,平日熬夜假日補眠建議不超過兩小時。

楊聰財醫師提醒,「睡不好,百病生」,長期的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導致變老、變胖、變笨及癌症風險提高,因此千萬不可忽略睡眠問題。

【延伸閱讀】

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多 「脖圍358」超標增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每小時窒息99次 達文西手術找回好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減重方式百百種,但透過節食、不吃澱粉、吃瀉藥、不吃油脂,或者聽信來源不明的偏方,很容易導致減重過程失敗、容易復胖,甚至賠了健康。現在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服用中藥、針灸及穴位埋線等中醫減重方式,原理主要是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針對身體的缺少給予補足或過剩助其瀉之,體重就能獲得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5歲程先生患有高血壓,平時有抽菸習慣,日前因頸部有疼痛撕裂感,加上胸悶不舒服,原本只是要到醫院急診「看心安」,不料經詳細檢查後,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醫師研判,若延誤醫療時間恐大幅提高致命風險,建議立即安排「人工血管置換術」,手術前後長達10小時,總算讓患者順利重拾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喜愛爬山嗎?但爬山時可得多觀察自己身體狀況,尤其若要前往高海拔山區時,更應考量自身體質,包括有不穩定心絞痛、肺高壓或是嚴重的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等,都應避免到高山旅遊,降低誘發高山症的風險。花蓮慈院急診部陳坤詮主任指出,除了高危險族群,即使平時身體健康的人,也可能上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減重方式百百種,但透過節食、不吃澱粉、吃瀉藥、不吃油脂,或者聽信來源不明的偏方,很容易導致減重過程失敗、容易復胖,甚至賠了健康。現在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服用中藥、針灸及穴位埋線等中醫減重方式,原理主要是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針對身體的缺少給予補足或過剩助其瀉之,體重就能獲得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