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被發現時已經是尿毒症!傷腎行為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它!

前段時間,一則「小夥省藥費打遊戲,媽媽捐給他的腎又壞了」的新聞登上各大網站的頭條。嘆惋之餘,我們決定告訴你關於傷腎的事。
被發現時已經是尿毒症!傷腎行為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它!

腎病被稱為「沉默殺手」, 就算它受傷了,你可能也毫無感覺。你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某人因食慾減退、貧血或疲勞乏力去就醫,卻發現已經是尿毒症晚期!

實際上,我國每10人中即有1人患有腎臟疾病!據最新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報導,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

腎臟相當嬌嫩,極容易受傷,日常生活習慣哪種最傷腎?不妨看看傷腎行為的排行榜吧,你一定也犯過!

 

第一名:熬夜

 

  沒錯,第一名就是熬夜!除了大家熟知的熬夜傷肝,熬夜也會傷腎。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最好的起居方式,晚上睡眠最遲別晚於11點,但現代人很難做到。

 

第二名:濫用藥物

 

 

  有些藥物對腎損害是很嚴重的,有些止痛藥對腎臟損害非常大,如布洛芬。

 

第三名:偏方、保健品

 

 

  在台灣慢性腎病發病率很高,可能和當地人愛吃偏方、保健藥有關。一些所謂「補充蛋白粉,提高抵抗力」的保健品很可能導致蛋白質攝入過多,給腎臟帶來負擔。

 

第四名:過度勞累

 

 

  強度較大的工作導致身體疲勞,從而引發腎虛症狀。其次用腦過度,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腦力勞動累,也容易傷腎。

 

第五名:過度飲酒

 

 

  人說酒色傷身,常飲酒、過度性生活,都是腎的殺手。

 

第六名:突然劇烈運動

 

 

  工作忙碌長期不運動,突然劇烈運動可能會造成你的腎過度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腎衰竭。

 

第七名:吃得過咸、吃高嘌呤涮菜

 

 

  冬天,人們都喜歡吃火鍋,但涮肉吃多了也會傷腎。涮菜中如豆製品等是高嘌呤食物,而且涮肉的湯汁中嘌呤含量很高,這些都會造成脾胃負擔過重,也會加重腎臟負擔。高嘌呤、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攝取過多,時間長了,再好的腎臟都會累。其實,平時吃得太鹹、太甜、太油,蛋白質吃得太多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第八名:海鮮就啤酒

 

 

  很多人喜歡就海鮮喝啤酒,不過如果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吃法也會傷及腎臟。海鮮產品是高蛋白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成分,和啤酒混合在一起,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物,加重腎臟負擔,易導致高尿酸血症,甚至腎結石、尿毒症。

 

第九名:常喝濃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少量可起到醒神作用,如果攝入過多會使血流加快、血壓升高。體內經常含有較高濃度咖啡因,會對腎臟帶來巨大負擔。此外,茶葉中含有較多鞣酸,容易與體內的鐵結合變成一種難溶性物質可致腎結石。

 

第十名:壓力大、心情煩躁

 

 

  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我很煩」也就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而這些情緒也會傷腎。

 

  小編提醒您:熬夜、飲酒、飲食不健康等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習慣正在損壞著你的健康,一定要謹慎,保持健康從日常生活做起!

文章轉載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E4MjIxMg==&mid=404251885&idx=1&sn=5040957cbcde8d2172e4042eb659b414#wechat_redirect

相關推薦

【後背撞墻好處多】    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一種特殊的功法叫【靠山背】,就是用後背撞墻,功夫深的可以讓平房的山墻隆隆做響,因此得名。古代當然是為了練習排打的功夫,對於現在來說後背撞墻確實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下面講一個撞墻改善身體的故事:閩南語“黃酸仔&rd...

閱讀詳情 »

腸躁症症狀不同,常見腹瀉、便祕、脹氣等,針對腹瀉和便祕,飲食上有些食物適合吃,如魚、全麥、優格、穀類、米飯…;有些食物不適合,如辣椒、巧克力、柑橘、洋蔥等,可以藉由飲食調整改善喔!據國外研究,曾列舉腸躁症患者「適合吃」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適合吃的食物:有魚、全麥、優格、穀類、香蕉、綠蔬、麥麩、...

閱讀詳情 »

貧血不能亂補鐵劑!台灣一名30歲的林小姐,發現自己體力較差且有頭暈等症狀,在一次驗血檢查發現有貧血情形,於是自行購買鐵劑服用,過了3個月後再作血液檢驗,貧血仍未改善,經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海洋性貧血。台灣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許多人發現有貧血問題時,想到的都是可能缺乏鐵質所以要補鐵,接著便...

閱讀詳情 »

小朋友夢遊不僅會嚇到家人,更可能在夢遊中造成受傷,到底為什麼會夢遊呢?  夢遊與做夢無關,較常出現在睡眠的前半夜(深睡期),醒來後大多沒印象。 好發於6-12歲孩童,因大腦發育未成熟,無法完全處於睡眠狀態。 夢遊行為大多是平時最熟悉、常反覆做的動作。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