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清洗「陰道」嗎?原來從小到大我都洗錯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有了定時清洗陰道的習慣,這說明女性的健康意識提高了,是很好的事情,但是這其中也有不少女性並不清楚如何清洗陰道才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甚至潔陰的誤區比比皆是。

注意!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清洗「陰道」嗎?原來從小到大我都洗錯了!

1.不恰當使用潔陰用品

最常見的是用肥皂清洗外陰部,肥皂(包括香皂)為鹼性,對皮膚有刺激性,去皮脂後皮膚乾燥,反而會引起皮膚瘙癢。也有喜歡用沐浴露的,認為沐浴露的清洗作用溫和。其實,沐浴露是化學製劑,刺激皮膚黏膜後,容易引起過敏性或接觸性皮炎。還有些女性經常用潔爾陰、膚陰泰等中藥製劑清洗陰部,認為中藥最安全。中草藥雖有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中藥製劑也屬醫生處方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

 

而且中草藥保存期較短,容易變質發霉,使用後反而有害。還有的女性喜歡用高錳酸鉀消毒劑,認為這樣消毒潔陰更徹底。高錳酸鉀使用時間較長,皮膚將變得乾燥,容易引起皮膚瘙癢。如果沒有按標準稀釋高錳酸鉀,濃度超過1:5000或粉末沒有完全溶解,一旦沾上外陰部,會腐蝕嬌嫩的皮膚和黏膜。實際上,健康婦女根本不需要使用上述潔陰品。

2.潔陰範圍不當

有些女性將潔陰範圍擴大到了陰道,經常用藥液沖洗陰道,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白帶,預防感染。其實,白帶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是陰道滲出液、子宮頸和子宮體內膜腺體分泌物的混合液。白帶少,陰道不夠濕潤,反而會引起不適感。如果經常沖洗陰道,必然會改變陰道的酸性環境,破壞陰道的自淨作用,擾亂正常菌群的相互制約。還有的女性用小毛巾或紗布裹住手指伸進陰道,擦洗陰道內壁,認為這樣潔陰更徹底。實際上,擦洗陰道會損傷局部黏膜組織,使正常菌群入侵陰道黏膜成為致病菌,引起炎症,甚至為外界病原體進入陰道大開方便之門。

 

3.正確的潔陰方法

其實健康婦女(即無生殖道炎症)潔陰,只需清除外陰部皮膚表面積聚的汗液、皮脂、陰道排液、尿和糞漬,沒有必要大動干戈。潔陰的原則應該是:維護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線,不破壞陰道內的生態平衡,不讓外界的病原體進入陰道。一般地說,需注意以下幾點:

(1)備好自己的專用清洗盆和專用毛巾。清洗盆在使用前要洗淨,或最好選擇淋浴,毛巾使用後曬乾或在通風處晾乾,因毛巾日久不見陽光,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

(2)每天晚上輕輕用溫水清洗外陰部。必須用肥皂時,選用刺激性較小的嬰兒浴皂。

(3)大便後養成用手紙由前向後揩試乾淨,並用溫水清洗或沖洗肛門的習慣。若不揩淨,肛門口留有糞漬,污染了內褲,糞漬內含有的腸道細菌會趁機拐入陰道,引起炎症。

(4)月經期間,要用溫水勤洗外陰,勤換衛生棉,以免血漬成為細菌的培養基。整包衛生棉最好放在微波爐內加熱1~2分鐘,可以起到消毒滅菌作用。

(5)平時不用護墊,以免增加摩擦及刺激外陰部皮膚,致使局部濕熱積聚,引起外陰炎症。

文章轉載http://toutiao.com/a6231321815102243074/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國內疫情漸趨緩和,防疫作戰沒有因此鬆懈,永慶房產集團旗下加盟四品牌(永慶不動產、永義房屋、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為台灣防疫盡一份心力,共同發起「永慶支持醫護,相挺在地」公益月活動,由永慶房產加盟三品牌高雄經管會接棒,攜手近200家加盟店,集體贊助總額約11萬元的抗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好宅在家防疫,雖然是每一位好國民應盡的義務,但在家狂用 3C 產品,在皮膚科門診已經衍生出一片皮膚災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洪郁婷一一盤點,有人將筆電放在大腿上烤出網狀紅斑,還有過敏性皮膚炎的人頻繁接觸含有「鎳」成分的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更...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日本厚生勞動省今表示,6月和7月在日本機場檢疫時,查到2個病例感染新變種病毒株Mu,確診者分別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英國。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已將Mu變異株列為「需留意變異株」監控。Mu變異株是今年1月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的。(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

閱讀詳情 »

鴻海/永齡基金會與台積電、慈濟採購捐贈BNT疫苗,首批93萬劑因班機延遲,改至今日清晨約7時許運抵台灣。原先欲親自迎接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剛結束歐洲催貨之旅,仍在居家檢疫,特別委託表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代為接機。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同樣到桃園國際機場,見證首批BNT落地。陳時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