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癌因素眾說紛紜? 新研究:9成出自環境

罹癌因素眾說紛紜? 新研究:9成出自環境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每233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癌症也蟬聯國人死亡原因之首達33年之久,到底罹癌的主因究竟是遺傳?命運?還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罹癌並非因「運氣差」,主因與環境有關,有七成至九成的癌症個案由環境因素或不良生活習慣造成,包括飲食習慣、吸菸、喝酒、過度曝曬、空氣汙染等等。簡言之,醫師認為,大部分癌症都能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預防。
罹癌主因與過去研究相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日前曾表示,三分之二的癌症個案由遺傳導致,出自於身體自然反應的「運氣」,又加上癌症是身體裡某些幹細胞無限分裂最終失去控制所引起。隨著身體器官退化,細胞因遺傳物質DNA突變而罹患癌症。然而,史托尼布魯克大學癌症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研究結果卻顯示,透過電腦模型、人口數據及基因分析等方法研究癌症肇因,發現最多只有三成的個案由先天因素引起,甚至有九成的原因出自環境,與之前研究恰恰相反。
維持良好習慣確實降低機率
癌症中心的主任哈農(Yusuf Hannun)表示,先天因素無法解釋為何當今社會癌症個案大幅增加。但是,民眾不應將罹癌歸咎運於氣差。「你不能一邊吸菸,一邊說運氣不好才罹癌。」上述究研究結果對制訂預防癌策略、研究及公共衛生都有重大參考價值。雖然不是每位吸煙者都會罹癌,但是,他們罹癌的機率會提高許多。醫師也強調,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例如:不抽煙、維持適當體重、飲食健康、少喝酒,雖然不能保證不會得病,確實可以減少民眾罹患癌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孩過敏並非不治之症,關鍵就在於如何預防、緩解到控制,身為過敏專科醫師也是三位過敏兒媽媽的閔雅琳,在《我是過敏專科醫生,也是過敏兒媽媽》一書中分享抗敏實踐的經驗,其中在挑選衣服上也是降低過敏原的方法之一;她提及,除了鼻子與嘴巴,皮膚也是身體的另一個通道,因此一整天穿著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筋膜遍布全身,但過去多以組織整體來看待,其實近年來逐漸成為流行顯學,在《給瑜珈.健身.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一書中,就帶入「人」的整體觀點,包含意識、情緒、心靈、神經系統及社會互動等面向,也與瑜伽精神不謀而合,作者瓊安.艾維森在書中就舉例,呼吸不僅僅是呼吸,而是能帶給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歲半的小晴,由媽媽拿著幼稚園發的視力不良通知單至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林昕穎門診就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雙眼散光分別為200及250度,且矯正視力均為0.6,建議小晴開始配戴眼鏡矯正,並配合弱視訓練,目前矯正視力可達0.9。出現弱視三原因 視力不佳就應看診奇美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武術選手身體長期的反覆過度使用,接近賽事時,因需提升練習強度,造成慢性疼痛、酸痛或疲勞,更有選手因運動傷害影響賽事表現或中斷運動生涯。對此,中華民國武術總會楊美蓉理事長與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簽訂合「特約醫療合約書」,希望可以一起照顧所有武術選手,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繼續為國爭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