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癌因素眾說紛紜? 新研究:9成出自環境

罹癌因素眾說紛紜? 新研究:9成出自環境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每233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癌症也蟬聯國人死亡原因之首達33年之久,到底罹癌的主因究竟是遺傳?命運?還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罹癌並非因「運氣差」,主因與環境有關,有七成至九成的癌症個案由環境因素或不良生活習慣造成,包括飲食習慣、吸菸、喝酒、過度曝曬、空氣汙染等等。簡言之,醫師認為,大部分癌症都能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預防。
罹癌主因與過去研究相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日前曾表示,三分之二的癌症個案由遺傳導致,出自於身體自然反應的「運氣」,又加上癌症是身體裡某些幹細胞無限分裂最終失去控制所引起。隨著身體器官退化,細胞因遺傳物質DNA突變而罹患癌症。然而,史托尼布魯克大學癌症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研究結果卻顯示,透過電腦模型、人口數據及基因分析等方法研究癌症肇因,發現最多只有三成的個案由先天因素引起,甚至有九成的原因出自環境,與之前研究恰恰相反。
維持良好習慣確實降低機率
癌症中心的主任哈農(Yusuf Hannun)表示,先天因素無法解釋為何當今社會癌症個案大幅增加。但是,民眾不應將罹癌歸咎運於氣差。「你不能一邊吸菸,一邊說運氣不好才罹癌。」上述究研究結果對制訂預防癌策略、研究及公共衛生都有重大參考價值。雖然不是每位吸煙者都會罹癌,但是,他們罹癌的機率會提高許多。醫師也強調,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例如:不抽煙、維持適當體重、飲食健康、少喝酒,雖然不能保證不會得病,確實可以減少民眾罹患癌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天際漸熱雨水增加,登革熱與漢他病毒的危險也增加!衛福部疾管署今(16)日公布1名印尼女性移工,6月7日時入境,11日確診登革熱與屈公病,所幸患者在集中檢疫所,病情應沒有向外擴散。同時,疾管署再發布本土漢他病毒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在南部,今年累計已有6例患者,當中4例出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蟬聯38年,10大死因首位!今(16)日衛福部公布108(2019)年全國死因調查,當年總死亡17萬5,424人,當中5萬232人因癌症死亡,占總數28.6%,也因人口老化緣故,心血管疾病與肺炎排名第2位與第3位,年輕族群死亡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與自我傷害(自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吃東西,不小心咬到嘴側的肉,這宛如一大酷刑,有人塗抹口內膏,減輕疼痛,但也有網友提出另類天然療法,口含洋蔥來治療口腔潰瘍。對此,專家指出,這毫無根據,如果含著洋蔥,還可能造成黏膜受損。 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呂邁表示,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很多種,臨床觀察以外傷性居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國內疫情趨緩,為了讓民眾逐步回歸正常生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防疫新生活運動」,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鼓勵大家走出戶外,選擇在空氣流通的社區公園運動。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下,民眾重新注重個人健康與公共衛生,在防疫過程中履行新生活運動,提升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