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被隔離者易陷情緒困擾! 高醫精神科建議這樣舒緩

被隔離者易陷情緒困擾! 高醫精神科建議這樣舒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被隔離人數也不斷攀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在資訊工務部門協助下,架設了遠端的會談系統,讓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在沒有直接接觸下,與入住隔離病房的病人進行對談評估;針對被隔離在醫院的病人進行情緒支持與評估,在訪視的30名隔離個案中,發現約有一成出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困擾。

以SARS引以為鑑 3種情緒最常見

在2003年SARS期間,全球約50篇心理相關的論文均顯示,SARS不僅造成病人生理的危險,也導致大眾普遍的惶恐,在疫情最初階段,群眾或病人最常見的三種情緒就是焦慮、憂鬱、極度不安(急性壓力反應);而感染者、被隔離者及第一線工作人員則是最常暴露在這些壓力的高風險族群。

壓力延長超過兩週 恐造成身心負擔

高醫精神醫學部主任柯志鴻醫師指出,被隔離者擔心的不僅是自身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也會擔心隔離前是否感染家人或朋友,回到社區後是否遭到異樣的眼光,以及經濟衝擊等多重壓力,常出現憂鬱、焦慮、不安的情緒,進而影響到睡眠或身體精神狀況。

雖然,多數人可以承受短期的壓力,但當壓力延長超過兩週,或過去曾有情緒因應相關病史,則可能造成長期的身心影響。

隔離者出現情緒困擾 減輕壓力有3法則

若不得以被隔離,可以怎麼做?柯志鴻主任建議,讓自己有充分的睡眠與休息,是保護不受高度壓力影響的不二法門;再者,保持正面的情緒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免疫能力;而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短暫活動、正念放鬆、瑜珈動作、坐禪、氣功等,或是學習簡單的腹式呼吸等深度放鬆的方式,盡可能提升自我的副交感神經,也有助於避免情緒壓力的累積。

另外,找一件在隔離時可以讓自己專注去做的事情,如看書、聽音樂、讀小說、追劇等,並同時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也可以減輕相關壓力。

【延伸閱讀】

肺癌末期以抗PD-1抑制劑一搏 病情獲穩定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6歲時罹患乾癬的張小姐回想起,高中因為四肢乾癬病灶明顯,擔心異樣眼光,越來越自卑。直到懷孕生子後,想把握孩子成長的每一刻,下定決心積極接受治療,透過主動與醫師討論病情,記錄狀況,逐漸好轉,再也不用在炎熱夏季還穿長褲長袖遮掩。同為乾癬病友的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鼓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老虎走了,冷空氣來了!根據氣象局預報,全台未來一周低溫下探20度,有局部短暫雨,天氣明顯變冷,濕濕冷冷的秋冬氣候已經來臨了。醫師提醒,肥胖、心血管疾病及年長者,當心冷空氣造成血管急速收縮,誘發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恐猝死。 2時段最容易心臟病發作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今年剛滿50歲的小泉今日子與68歲的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最近在女性雜誌上,發表一篇有關抗老化的對談,談到很不認同女性一旦因為結婚生子而顯老時,就被批評為「劣化」。 身為女性的價值,確實不該隨著青春不再而跟著降低。任何年齡,都該有每個年齡的魅力。中年,可以是中年之星。銀髮,也可以是銀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女性到了46歲以後,卵巢功能慢慢退化,荷爾蒙的分泌逐漸減少,容易出現熱潮紅、盜汗等身體不適,這時期通常也是空巢期,寂寞孤獨感更加重憂鬱情緒。醫師建議,身體調養得當可減輕更年期症狀,多參加社團、團體活動、與人聊天能夠遠離憂鬱。 女性罹憂鬱症超過半數 根據國外統計資料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