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年僅29歲的家豪有800度高度近視,最近眼前經常出現飛蚊和白色小光點,原以為只是太過疲勞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天後視線側邊突然有陰影和模糊出現,於是趕緊前往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視網膜已出現裂孔,幸好還能以雷射補救。眼科醫師朱智盟就呼籲,民眾應定期檢查視網膜的健康,以免發生視網膜剝離,嚴重者可能造成失明。


視網膜剝離發生機率比想像中更常見 高度近視是高危險族群


朱智盟表示,一般人能看得見影像和色彩是因光線通過水晶體後,聚焦在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接收到光線後,再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以產生影像。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感光細胞與它的色素上皮緊密接合,包住眼睛的玻璃液體;但當視網膜產生裂孔,玻璃液體就會沿著裂孔滲入兩層之間,造成感光細胞無法接收到營養來源而漸漸失去功能,此時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將玻璃的視網膜貼回原位,感光細胞就會死亡而導致失明。


視網膜剝離發生機率比想像中更常見!根據臨床數據顯示,600度以上高度近視族群、患有閃光突發性飛蚊症、糖尿病患者、家族曾有人罹患視網膜剝離者,就有較高機率會發生視網膜剝離,尤其台灣高度近視人口眾多,相較於歐美國家的罹患風險更高。


朱智盟指出,視網膜剝離都是突然發生,初期徵兆會有飛蚊症、視線中有閃光或周邊視野缺損,然而一旦發生視網膜剝離眼睛就非常危險了。因此,最好的預防方法是保持適當的用眼習慣,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特別是高度近視族群,應盡量每3個月由專業眼科醫師檢查視網膜健康。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機 再小的視網膜裂孔都能揪出來


朱智盟進一步說明,傳統視網膜檢查是先點散瞳劑,等待30至60分鐘讓患者的瞳孔放大後,再由醫師以眼底鏡進行人工檢查,但此法不僅等待時間久,檢查後還會有畏光問題,需待6小時左右才能恢復,且過小的裂孔難以被發現;後來有了90度廣角眼底攝影,不過可檢查的範圍仍有限制。


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已有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機(Nikon Optos Monaco),不需要點散瞳劑即可檢查,過程只需30秒,且內建SL-OCT(雷射掃描式視網膜光學掃描儀),由7萬條紅綠光雷射掃描後,透視放大,並透過電腦精準計算眼睛是否有病變、視網膜是否有裂孔,再小的裂孔都能揪出來,而且是在門診就可以做的快速視網膜健檢。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在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機底下的視網膜剝離影像。(圖/朱智盟醫師提供)


不過由於Optos價位高,全台少有眼科診所引進此儀器,朱智盟提到,為了幫助民眾建立起定期檢查眼睛的觀念,目前診所開放民眾免費以超廣角眼底照相機檢測。一旦檢查發現視網膜有裂孔,能立即安排雷射,以Argon 導航雷射修補視網膜。最後呼籲高度近視族群務必養成3個月定期檢查的習慣,避免突然發生視網膜剝離,甚至釀成失明的悲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下探 三高患者慎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天冷鼻過敏遭殃!這成分鼻噴劑 過量恐「反彈性鼻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全球每年有超過百萬人死於胃癌,胃癌也已連續居國內10大死因的第7位,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為喚起大眾對於此疾病的重視,與衛福部、北市衛生局合作舉辦自行車活動,找來胃癌病友以自行車騎行3公里環繞出「胃」形狀的路線,為他們在艱辛的治療路程上加油打氣。胃部不適就醫竟罹胃癌其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家有養狗的民眾,每天都有帶狗出門散步嗎?根據研究指出,主人遛狗的動機竟是為自己帶來快樂,而非為了健康和社交!一天遛狗3-4次  助狗主人增健康、快樂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教授徐錦興表示,「寵物治療」對身心有一定的幫助。雖然遛狗本身與體能性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馬偕醫院贊助會成立36個年頭,目前志工人數達到360人,成為弱勢族群的好幫手。因應高齡化社會,該贊助會也設置老服組志工,與北海岸托老中心及八里托老中心合作,並成立「社區健康服務站」,今年更榮獲新北市志工績優團隊殊榮。馬偕醫院贊助會 成為最受信賴的志工團隊馬偕醫院贊助會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台灣罹癌人數越來越多,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多年來致力關心癌症病友,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一同舉辦「為癌而跑」5公里路跑公益活動,雖然天公不做美,仍吸引多人熱情參加。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總經理邱建智表示,非常榮幸有機會參與活動,癌症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自己承受病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