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讀訓練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訓練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王太太帶著二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跟醫師抱怨還沒有聽過孩子喊過一聲媽;醫師發現,這名小孩的身體發展正常,但語言功能似乎跟不上同齡的孩子。透過專業解說與建議,讓家長增加親子共讀與互動,並誘導其願意說話之技巧,三個月後,這名幼兒的語言有顯著進步,還會說「玩具掉了」。

小星星閱讀家族 專業技巧早期訓練

收治王太太小孩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這位孩子平常不願意說話也不善於回應,連想喝水都是指著水杯,許多家長跟孩子特別有默契,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然而這些舉動卻限縮了讓孩子表達說話意願的動機。

為了讓這樣的孩子能更早接觸適合的療育,王太太帶著孩子加入馬偕兒童醫院去年11月成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透過專業的技巧訓練,幫助早期語言能力發展較慢的孩子,能在進入早療過程之前,強化孩子的語言能力。

幫助幼兒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愈早愈好

根據研究也顯示,「親子共讀」不僅幫助語言發展,時間並且「愈早愈好」。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字型的意識能力增長,則能為日後閱讀及學習寫作奠下基礎。

陳慧如表示,文字是生活中經驗與智識累積的過程,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階段中,圖畫是最早接觸的部分,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接觸50%以上為圖畫的繪本,掌握快樂的氣氛,可以幫助孩子的腦部刺激、增加美學潛能,對未來的認知功能也能及早培養。隨著圖畫說故事或問問題,伴隨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必刻意約束孩子讀書的地點,反而應開放家中任何一處都可以成為讀書區,鼓勵孩子主動學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婦女與家人聊天,頭突然像爆炸般的痛,而且噁心想吐,隨後四肢癱軟無力、意識逐漸模糊,經119送到急診,已呈現重度昏迷;急診與神經外科團隊,迅速的在20分鐘內完成相關手術準備,經過緊急手術後,病人已經恢復清醒,在加護病房的完善照顧下恢復出院,並回工作崗位。 「手嘴說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K歌」是許多人每個週末都要做的娛樂,即使有些KTV的牛肉麵、小吃特別美味,彷彿KTV是附加服務,很多人自嘲「去KTV主要目的是吃牛肉麵」。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想認真唱歌吧,不少人家中的家庭KTV也需要偶而開來娛樂長輩,唱些懷舊金曲,對吧?創作歌手廖文強分享他的開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持續平穩,今(12)日僅新增1例本土個案,另有61例境外移入案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個案為台北市30多歲女性(案21359),屬於昨天雙北不明感染源事件接觸者,Ct值28,正持續釐清感染途徑。 ▲今天新增個案為台北市30多歲女性(案21359),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警戒期間,民眾擔心外出看病有染疫風險,恐延遲就醫而影響病情。為解決就醫疑慮,健保署擴大辦理「視訊診療照護」,讓所有門診病人都能透過視訊,零接觸看診,降低到院所就醫染疫風險,保障民眾就醫權利。 零接觸診療 宅在家看醫生 桃竹苗地區目前有425家西醫診所、21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