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讀訓練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訓練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王太太帶著二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跟醫師抱怨還沒有聽過孩子喊過一聲媽;醫師發現,這名小孩的身體發展正常,但語言功能似乎跟不上同齡的孩子。透過專業解說與建議,讓家長增加親子共讀與互動,並誘導其願意說話之技巧,三個月後,這名幼兒的語言有顯著進步,還會說「玩具掉了」。

小星星閱讀家族 專業技巧早期訓練

收治王太太小孩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這位孩子平常不願意說話也不善於回應,連想喝水都是指著水杯,許多家長跟孩子特別有默契,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然而這些舉動卻限縮了讓孩子表達說話意願的動機。

為了讓這樣的孩子能更早接觸適合的療育,王太太帶著孩子加入馬偕兒童醫院去年11月成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透過專業的技巧訓練,幫助早期語言能力發展較慢的孩子,能在進入早療過程之前,強化孩子的語言能力。

幫助幼兒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愈早愈好

根據研究也顯示,「親子共讀」不僅幫助語言發展,時間並且「愈早愈好」。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字型的意識能力增長,則能為日後閱讀及學習寫作奠下基礎。

陳慧如表示,文字是生活中經驗與智識累積的過程,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階段中,圖畫是最早接觸的部分,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接觸50%以上為圖畫的繪本,掌握快樂的氣氛,可以幫助孩子的腦部刺激、增加美學潛能,對未來的認知功能也能及早培養。隨著圖畫說故事或問問題,伴隨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必刻意約束孩子讀書的地點,反而應開放家中任何一處都可以成為讀書區,鼓勵孩子主動學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僅為示意,來源) 劉先生一家是新蘇州人,住在崑山。就在10天前,他5歲的女兒嘉藝因為身體多器官受損,住進了蘇州兒童醫院重症室! 一個原本活潑的小女孩,現在卻躺在病床上,只因為這兩件事做錯了! 錯誤一 家長把衣物清潔劑裝在飲料瓶中,更錯的是,瓶子就隨手放在了桌子上。小嘉藝口渴了,於是在家長沒注意的...

閱讀詳情 »

▲女嬰就這樣在海上漂了1公里。 怎麼會有這麼粗心的父母?土耳其一對父母在昨(3日)帶著僅10個月大的女嬰伊金(Melda Ilgin)到海邊玩水,"卻把伊金放在海上的游泳圈,結果一陣強風吹來,伊金就隨著洋流漂走,而且不斷往希臘的方向漂去,就這樣漂了1公里,還好最後在土耳其海巡署的救援下平安獲救。 ...

閱讀詳情 »

給手機充電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也許你覺得拿起充電器隨便沖一下就搞定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90%的人充電方式都有錯誤之處,下面就簡單談一下手機的充電技巧,看看你注意過沒。 充電插頭用原裝的 如果使用iPhone的插頭給iPad充電,你就會發現充電速度不是一般的慢;如果使用大功率插頭給小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74歲阿嬤,發現看東西的時候都會出現兩個影子,且症狀持續兩三天,除非把其中一眼遮住才不會有疊影出現,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有40個稜鏡角的內斜視,導致左眼無法向外側看,確診為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造成內斜視,施打肉毒桿菌後,患者經過一個星期後,症狀已逐漸舒緩。目前肉毒桿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