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頭痛吃止痛藥,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醫師提醒,不論頭痛或偏頭痛,長期吃止痛藥,易導致慢性頭痛,甚至會因過量成癮,產生胃潰瘍、腎臟病,或腦中風等病灶,千萬別輕忽。

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慢性頭痛是女性常碰到的困擾,天天吃反而會造成天天頭痛。

台南地區1位56歲中年女士,偏頭痛已經20幾年,起初不以為意,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吃,詎料,頭痛症狀一直都沒改善,甚至1天要到吃3顆止痛藥,仍是頭痛劇烈難熬,並產生胃潰瘍情況,後送醫檢查,發現竟是止痛藥惹的禍。

長期服用止痛藥 反而越吃越糟

收治個案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很多人頭痛的時候,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來解決問題,但止痛藥吃多了可能會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其中最常見的頭痛類型就是偏頭痛,會反覆發作,且可能持續4至72小時。

除此之外,長期服用止痛藥,也易導致慢性頭痛。不過,臨床調查發現,國內大約只有一半的患者會去看醫生,其他人有絕大部分會自己去藥局買止痛藥來吃,而這將可能無法有效控制頭痛症狀,反而越吃越糟。

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頭痛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常見症狀包括:偏頭痛、緊縮性頭痛和其它次發原因。

中樞神經敏感化 易釀慢性頭痛

李建欣醫師強調,慢性頭痛的定義為1個月頭痛天數有15天以上,而且連續痛超過3個月。據統計國人大約有4%的人有慢性頭痛的問題,以女性、有肥胖、失眠、焦慮和習慣服用止痛藥的人較容易有慢性頭痛的問題。

常見頭痛的原因包括:偏頭痛、緊縮性頭痛和其它次發原因。頭痛症狀一開始可能是陣發性的頭痛,也許1個星期痛1至2天,之後演變成每星期痛4至5天,長久下來會造成中樞神經敏感化,變成習慣性頭痛,只好靠止痛藥過日子。

服用止痛藥物 每周不宜超過2天

事實上,市面上止痛成藥很多種,其實主要成分不外乎是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與阿斯匹靈(ASPIRIN)2種,兩者都很安全。而號稱「加強錠」的產品,其實止痛成分劑量不變,只是加了少量咖啡因,提高止痛效果。雖然安全,但服用時仍須注意分量與成癮問題。

因為長期服用這些成分的藥物會出現成癮,及神經傳導作用錯亂,反而會造成天天頭痛。因此有慢性頭痛的病患,最好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止痛藥,且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或是在藥物評估下,給予預防性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以減少頭痛發作頻率,有效降低用藥安全的風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13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目前各界擔憂的為桃園防疫旅館的8人群聚感染案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旅館內8人的基因定序結果,7人感染同株Delta,目前定為6人群聚感染。 桃園防疫旅館近日爆發群聚感染,從越南入境的男子(案16768)在12月6日確診後,同一旅館陸續有人發病,也有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公布本週的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有4例Omicron,21例為Delta(含防疫個案),沒有Delta+變異株。 台北防疫旅館交互感染案 基因定序出爐 針對各界關心的台北防疫旅館2人交互感染案例,羅一鈞說明,168...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金馬影帝陳松勇今(17日)病逝桃園長庚醫院,享壽80歲。近年來,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白內障的他多次進出醫院,1個多月前,身體不適,緊急送至急診,據了解,當時醫師評估只要接受洗腎,就可維持下去,但他似乎拒絕,希望好好平靜地走。 陳松勇於12月17日下午15時07分病逝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昨(16日)爆出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感染,因曾住該旅館之案16851於12月1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經全面回溯追蹤、現場勘查之後,案源初步研判應為境外(越南)移入之案16768,再傳染給案16851。今日指揮中心統一說明,初步篩檢結果旅館員工37人皆陰性,因此初步排除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