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頭痛吃止痛藥,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醫師提醒,不論頭痛或偏頭痛,長期吃止痛藥,易導致慢性頭痛,甚至會因過量成癮,產生胃潰瘍、腎臟病,或腦中風等病灶,千萬別輕忽。

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慢性頭痛是女性常碰到的困擾,天天吃反而會造成天天頭痛。

台南地區1位56歲中年女士,偏頭痛已經20幾年,起初不以為意,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吃,詎料,頭痛症狀一直都沒改善,甚至1天要到吃3顆止痛藥,仍是頭痛劇烈難熬,並產生胃潰瘍情況,後送醫檢查,發現竟是止痛藥惹的禍。

長期服用止痛藥 反而越吃越糟

收治個案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很多人頭痛的時候,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來解決問題,但止痛藥吃多了可能會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其中最常見的頭痛類型就是偏頭痛,會反覆發作,且可能持續4至72小時。

除此之外,長期服用止痛藥,也易導致慢性頭痛。不過,臨床調查發現,國內大約只有一半的患者會去看醫生,其他人有絕大部分會自己去藥局買止痛藥來吃,而這將可能無法有效控制頭痛症狀,反而越吃越糟。

止痛藥長期吃,小心腦中風~建議: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

頭痛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常見症狀包括:偏頭痛、緊縮性頭痛和其它次發原因。

中樞神經敏感化 易釀慢性頭痛

李建欣醫師強調,慢性頭痛的定義為1個月頭痛天數有15天以上,而且連續痛超過3個月。據統計國人大約有4%的人有慢性頭痛的問題,以女性、有肥胖、失眠、焦慮和習慣服用止痛藥的人較容易有慢性頭痛的問題。

常見頭痛的原因包括:偏頭痛、緊縮性頭痛和其它次發原因。頭痛症狀一開始可能是陣發性的頭痛,也許1個星期痛1至2天,之後演變成每星期痛4至5天,長久下來會造成中樞神經敏感化,變成習慣性頭痛,只好靠止痛藥過日子。

服用止痛藥物 每周不宜超過2天

事實上,市面上止痛成藥很多種,其實主要成分不外乎是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與阿斯匹靈(ASPIRIN)2種,兩者都很安全。而號稱「加強錠」的產品,其實止痛成分劑量不變,只是加了少量咖啡因,提高止痛效果。雖然安全,但服用時仍須注意分量與成癮問題。

因為長期服用這些成分的藥物會出現成癮,及神經傳導作用錯亂,反而會造成天天頭痛。因此有慢性頭痛的病患,最好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止痛藥,且每周不宜服用超過2天,或是在藥物評估下,給予預防性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以減少頭痛發作頻率,有效降低用藥安全的風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13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林姓婦女,前年意外發現罹患卵巢癌合併淋巴轉移,經歷手術、放化療、荷爾蒙治療,卻在今年年初電腦斷層發現疑似出現新的轉移,CA125(卵巢癌指數)也有上升的趨勢,西醫準備進行新的治療,但病人感到身心焦慮,進而尋求中醫協助。放療後身體差 利用中醫溫補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擔任餐廳主廚的楊先生,因職業特性加上藥物減重失敗,年過半百、體重甚至飆到一百一十公斤,不僅引發三高,就連睡眠呼吸中止症也達殘障程度,眼看健康拉警報,他下定決心到臺中慈濟醫院,找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施行「胃縮小手術」,搭配飲食控制,減重近30公斤,三高緩解,不必再服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辦公室或室內環境每天開空調,且窗戶緊閉,容易使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每到下午三四點,就會感覺煩躁、氣悶、精神難以集中、頭重重的、反應變遲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因此影響人的反應力和決策能力。長時間待在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下,除讓人睏倦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蔡先生罹患大腸癌,曾兩度手術切除,也接受切口疝氣修補治療,腹部留下一道長傷疤,他每年都安排追蹤檢查,日前發現大腸有一小顆扁平瘜肉,切片證實為惡性,醫療團隊還是決透過術後傷口小的3D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讓他感恩:「定期回診才能盡早發現病灶,微創手術真好!」多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