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1成兒童有過動症 8成可靠藥物治療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幼稚園或國小老師來說,最頭痛的大概就是班上幾位時常上課分心、影響同學的孩子了;而醫學上,稱做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也就是俗稱的過動症,在台灣平均每100位學童,就有5到10位有過動傾向。研究顯示,若能適時搭配藥物,治療效果將事半功倍。

成大醫院精神科紀美宏醫師表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至今原因不明,但被認為和遺傳有關。主因為在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且神經心理學檢查有腦部執行功能障礙、注意力缺失、工作記憶較短暫等現象。

臨床上常見的ADHD包括注意力短暫、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容易分心、健忘、喜歡需短暫注意力或能感受刺激的活動、常有過動等不停歇的肢體小動作、且個性容易衝動、沒有耐心等。

紀美宏進一步說明,目前醫界普遍認為環境心理因素並不會造成ADHD。但ADHD常合併有其他心理發展障礙,例如學習障礙、人際關係問題及焦慮憂鬱等。且約有3分之2的ADHD在青春期仍持續有這些症狀,雖然活動量嚴重度減少,但是不專心和衝動仍然持續。

如何治療過動症?紀美宏指出,研究顯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以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藥物治療輔以行為治療。且藥物對8成ADHD患者有明顯療效,主要功用在於改善注意力、減少好動、增強自我控制力;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影響食慾和睡眠,但不會有成癮問題,請家長放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70歲的林姓老翁,因為中風的關係,入住護理之家已長達兩年。日前,因為腸胃道出血住進醫院,確診是大腸癌,併有遠端轉移。因考量老翁年紀大、長年臥床而且腫瘤已經遠端轉移,家屬和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不施行抗癌治療,待出血較為減少後,即出院回到護理之家。因符合安寧緩和照護的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庭照顧者黃女士,獨自照顧罹患失智症的丈夫,她曾因不懂移位技巧,導致腰部受傷,也曾因壓力過大、無人傾訴而長期失眠,經常崩潰大哭;在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社工幫助下,順利申請喘息服務,也參加照顧技巧等互助活動。如今,黃女士不再感到徬徨無助。獨生女照顧雙親近30年 身為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台灣歷年流感疫情約在11月下旬開始升溫,幼兒為流感的高風險群,家長不可不慎!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指出,不少媽媽們對於流感疫苗相關知識不夠熟悉,發生打了第一劑,沒打第二劑的狀況;他呼籲家長儘早帶家中寶貝接種流感疫苗,而且要記得打二劑。得過流感還要再打疫苗嗎?黃瑽寧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標靶治療是不少癌症病友的盼望,癌症標靶藥物的研究在學界也相當熱門,由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惠民所領導的團隊,發現稀有貴重金屬「銥」,可以做為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經小鼠實驗證實,對於腎癌的腫癌生長能發揮抑制作用。此研究已刊登於《化學科學》(Chemical Sci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