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認識疼痛對症下藥 才能消除疾病根源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疼痛的目的是身體的一種善意警告,種類也不少,臨床上常見的包括頭痛、下背痛、肩頸痛、胸痛、五十肩等,要對抗疼痛必須對症下藥,找出問題根源才能達到有效的效果。

花蓮門諾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周江衛表示,先進國家對於疼痛治療越來越重視,美國甚至把疼痛列為五大生命徵象之一。疼痛通常是身體組織器官損傷、患病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很多疾病一開始的表徵就是疼痛症狀的出現,所以哪裡痛就有可能哪裡出問題。

周江衛醫師指出,很多時候疼痛其實與更嚴重的疾病有關係,例如癌症、腦出血、神經血管病變或心臟病等,疼痛的目的其實是身體的一種善意警告,正確認識身體的疼痛,可以幫助更快且正確的找到疾病根源。

大多數人常會有頭痛的情形,常見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腦膜血管擴張或頭皮神經發炎所引起,但一般人常誤以為是腦中長東西或中風。下背痛常見的原因是肌肉肌腱關節發炎,如果合併有走路困難,越來越嚴重的疼痛,或晚上會痛醒,最好是就醫進一步檢查治療。

醫師呼籲,正確認識疼痛,可以幫助更快找到疾病根源,疼痛的治療不一定要動大手術,疼痛治療應以安全、有效、不傷身體與免開刀為前提,民眾不必過於擔心,但儘早就醫診斷檢查,才能避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1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就醫付費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積極推動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未來藥費、檢查檢驗費將收取部分負擔,目前藥品部分負擔最高上限為200元,等於新制打破了藥費上限的天花板。至於檢驗健保費用,如超過一定額度,也會依照比率收取。 據了解,衛福部、行政院多次溝通部分負擔調整案,過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論是節慶或假日,不少人總愛大吃大喝,然後接著煩惱如何瘦身。營養師林雨薇在FB分享減重者要攝取的4類飲食,以及要做的3件事,快一起看看吧。 減重4飲食:喝水增加代謝 能幫助減重 ▸喝水:「喝水」對減重和維持體態效果更好。林雨薇表示,以白開水代替含糖飲料過多的熱量,同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新竹報導】一般人經常感到肩頸痠痛,多數情況是坐姿不端正、運動過度造成;然一段時間沒有改善,甚至感到下肢無力,就要格外留意!1名男子脫衣服時聽到「啵」的聲音,隨即感到肩頸痠痛,起初看復健科,沒想到連下肢都感覺不對勁。 肩頸痠痛又感覺下肢無力 可考慮看神經外科 今年48歲的洪先生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18歲的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2個月之久,這段期間持續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最後被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將發炎組織取樣化驗,診斷發炎組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