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誤穿悶熱發熱衣 男大生悶出一身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寒流來襲,天氣好冷!不少民眾都喜歡穿件發熱衣保暖,但皮膚科醫師提醒,發熱衣十分貼身、材質又比較不透氣,若沒有吸濕排汗的功能,便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紅疹、黴菌孳生、甚至汗斑遍布的情況!日前就有一名20歲的男大生,因身材高瘦又怕冷,在寒流來襲時穿了一個禮拜的發熱衣,沒想到胸、背部卻長滿了像地圖般花花綠綠的汗斑,所幸在擦了一個月的藥膏後,症狀已獲得改善。

到底發熱衣的原理是什麼呢?負責診治該名男大生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發熱衣和一般傳統衣物最大的差別在於「材質」的不同!傳統衣物多半都是棉質;而近幾年很夯的發熱衣,則是一種添加特製合成纖維所織成的保暖衣物,材質普遍較為輕薄柔軟,市面上使用的材質分別有中空纖維、紅外線等;還有部份產品就使用以吸收濕氣,放出凝結熱原理的聚丙烯酸酯〈Acrylate〉發熱纖維,讓大家在穿了發熱衣後,能透過這些特製纖維,透過身體散熱時,表皮散發的水分共振,進而轉化為熱能,達到保暖功效;一般來說,發熱衣通常溫度上升平均約3-5度左右。

然而,趙昭明醫師指出,發熱衣雖然摸起來輕薄,但為了保暖需求,材質通常都比較貼身、不透寒風設計。當活動量較大的時候,便容易讓人冒汗,穿著貼身但不透氣的發熱衣會將汗水悶著,形成悶熱潮濕的環境,造成皮膚表面的毛孔阻塞,因此便容易滋生黴菌,引起皮膚發癢、長溼疹、汗斑等皮膚疾病,甚至有不少女性因為穿了較為不透氣的保暖內搭褲,導致私密處感染黴菌而發炎。

發熱衣穿著上很難與外套一樣作到穿脫便利,一天穿著時間至少8小時以上,吸濕排汗就成為主要重點。目前坊間市售發熱衣大多沒有針對吸濕排汗特別設計;不過也有衣料中含機能性纖維,具吸濕排汗、除臭抑菌的發熱暖暖衣;對於想要保暖,又不想讓皮膚病找上門,趙昭明醫師建議,活動量較大、體質較敏感、皮膚容易過敏、或已有長汗斑的民眾就比較不建議穿排汗效果較差的發熱衣,倘若穿了以後熱得冒汗,也應拿乾爽的手帕或毛巾輕輕擦拭汗水,才不會讓汗一直悶著,反而悶出病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4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中報導】用精油洗澡看似享受,能讓皮膚光滑柔細,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種貴婦沐浴。54歲陳姓婦人罹患多年乾癬,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接受正規治療後,症狀逐漸好轉,卻在友人介紹下購買洗澡機及精油沐浴,導致病灶再度復發。   台中慈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林亮宏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33歲的江先生1個月前發現右側睪丸變硬,但不痛不癢,大小似乎也沒變,擔心有病變前來就醫。門診觸診發現2側睪丸大小差不多,但右側質地變硬。陰囊超音波確認是右側睪丸腫瘤,正常睪丸組織已被推擠到旁邊。   替該名患者診治的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主任醫師洪峻澤表示,該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隨著運動姿勢不正確、體重超標,退化性關節炎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大約有350萬人深陷膝關節疼痛之苦,應對關節疾病更加重視。然而民眾對退化性關節炎有不少迷思,如自行使用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甚至以為換人工關節就一勞永逸,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位37歲健身教練早晨突然中風,即時送醫治療後,持續復健目前恢復中。另一位南投年約30歲保全,卻在值班時因腦中風突然倒下,再也沒有醒來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腦中風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不能大意,並呼籲應定期量測血壓,降低中風發生機率。中風後腦損傷 身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