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誰說失智只能吃藥?玩桌遊、學下棋...不吃藥也能延緩退化

撰文/今周刊 林鳳琪

失智沒藥醫?面對本世紀最嚴重的「疾病」,多數家屬與患者有著深深的無力感:一旦醫師確診為失智症後,伴隨各種認知障礙、妄想、嫉妒,甚至攻擊症狀,卻束手無策,只能每日以淚洗面?

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伊佳奇建議,善用非藥物性治療,也可延緩退化,並減輕照顧者負擔。

休閒兼治療》  爺奶蒔花弄草練認知

台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一早聚集了許多阿公、阿嬤,「上周你們自己種了帶回家的盆栽,有沒有記得澆水呢?」望著台下稀稀落落的回應,台上老師林儷蓉大笑提醒,「阿姨,要記得照顧好你的寶貝唷!」

誰說失智只能吃藥?玩桌遊 學下棋...不吃藥也能延緩退化

「好鼻師桌遊」在桌上攤開,阿公、阿嬤拿起茉莉花、九層塔、香茅等「聞香卡」,還得找到教室裡正確的植物,才算闖關得分。接著,就是自己動手做果凍、點心。「媽媽每次來,都很開心,我也能休息喘口氣。」家屬沈女士說。

這是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儷蓉和台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合辦,促進失智長輩嗅覺與各項認知功能的香草園藝課。「國外研究顯示,多數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先退化的是嗅覺,這堂課以嗅覺為主,結合園藝、音樂、勞作、桌遊等各項休閒認知治療。在國外,休閒治療已是趨勢。」林儷蓉說。

「一般運動、藝術、音樂等單一認知課程很多,但第一次有結合休閒的綜合課程,我第一時間就搶著替媽媽報名了。」家屬說。

一旁,八十多歲的陳阿嬤突然哼唱起《茉莉花》,雖然她偶爾會忘了女兒的名字,卻能在聞到花香後,一句不差唱出少女時代最愛的歌曲。林儷蓉強調,休閒治療最重要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能一起從活動裡得到幫助,因此課程設計都是日常生活就能做的,比如園藝、聞香、做點心等,「重點是一起做!」

「休閒認知治療得跟患者生活經驗與日常結合,最好還要兼顧照顧者的需求。」林儷蓉分享,曾替一位患者與家屬設計專屬課程,「患者以前很會打桌球,雖然失智,本能還在。」訪談後,她找出適合雙方的活動,「女兒學著打桌球,現在媽媽進步不少,兩人衝突也少很多。」

林儷蓉留學美國期間,主修便是老人休閒治療。回台後,她發現台灣長輩因為年輕時忙於工作,沒建立休閒嗜好,常常一退休就失去重心,只能窩在家裡看電視,又失去社交,失智症就容易上身。「從現在就要開始建立休閒嗜好,很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30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失智者忘記怎麼吃飯?照顧者要知道的4個照顧重點

病發前已經在腦內進行20年!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一!讓馬祖人長壽的飲食秘訣

 

閱讀全文;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身體換有殘疾或是長得不太一樣的人們,本來就不該受到異樣眼光的看待,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因為不同所以才美麗。 19歲的席拉(Ciera)患有一種很罕見的皮膚疾病-巨大先天性黑素細胞痣。每50萬嬰兒就會有1人患有這種先天性的斑點症,身體會被無數顆痣和胎記所覆蓋。 醫生向...

閱讀詳情 »

家人就該互相扶持,互相照顧,成為彼此的守護天使。在澳洲有家人擁有一個很棒的守護天使,這個天使就救了小兒子一命。 2歲小男孩亞歷山大和一家人住在澳洲的新南威爾斯的科夫港,有天一家人到朋友的湖邊小屋度假,活潑的亞歷山大自己跑到湖邊玩水,結果一不小心掉進了水裡。沒有人察覺亞歷山大的消失,他在水裡掙扎、大叫...

閱讀詳情 »

美國《預防》雜誌 ​​的文章指出,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被認為可能會導致腸胃病和肝中毒,會令口腔更容易潰爛,患口腔癌。專家分析,這種說法有點危言聳聽。“月桂醇硫酸鈉”這種化學物質應該是過量使用才可能致癌,但每個人每天的牙膏使用量有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馬上就要進入乾冷季節,體內水分也即將隨著氣候悄悄流失,對愛美的人來說,最怕上妝後臉部出現一層層「裂痕」;而本身有遺傳性皮膚病者,就像要面臨一場「乾燥大戰」。因此在尚未踏入冬季時,膚質的保養更是不可少,應當把握秋季時替肌膚打劑預防針。 每況愈下 皮脂腺活性隨年齡萎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