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警惕!放屁太多、太臭不是小事!是身體發警訊了!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正常情況下,人平均每天會放13~21個屁。然而,完全沒屁、放屁太多、屁味太臭都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報」,提示你可能身體特別是胃腸道有異常。

警惕!放屁太多 太臭不是小事!是身體發警訊了! 

1.放屁過多,提示胃腸道「超載」。

  進食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甜食、紅薯、土豆、麵食等,使腸菌產氣過多,導致放屁增多,糞便量加大。這樣不平衡的飲食要調整,要增加蛋白質、蔬菜類食物的攝入。

  特別是當人脾胃功能變差,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時,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導致腸道細菌發酵快,排屁增多。此外,胃腸道疾病或全身器質性疾病也可能出現放屁過多,特別是除了放屁多,還伴有腹痛、腹脹、腹瀉、便血、消瘦等任一症狀,就要及時到消化科就診。

2.放屁很臭

  攝入大蒜、洋蔥、韭菜,或蛋白質食物過多,出現臭屁比較常見。然而,除了放臭屁外,還出現腸絞痛、裡急後重、發熱等症狀,警惕是否腸道細菌感染;屁帶腥臭味,或是消化道出血,如果同時伴有糞便帶血、持續便秘、腹瀉、體重下降、老是感覺有便意,可能是消化道腫瘤。

3.長期沒屁放

 

  新生兒不放屁,到兒科檢查是否為無肛症或肛門發育不全。成人沒有屁放,小心腸套疊、腸扭轉、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腹部脹氣,警惕肛門、直腸出問題,如炎症、腫瘤、便秘、痔瘡等。

 

相關推薦

冬天天冷,不少人都喜歡吃薑母鴨、麻油雞暖暖身子,但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如果有感冒用藥或是用藥控制慢性疾病者,建議最好留意飲食內容避免與酒併用,以免食藥交互作用而影響健康!  冬天是進補的時節,像是薑母鴨、麻油雞、花雕雞等加點酒類烹調,不僅風味更香,也讓身子暖和了起來;然而,柳朋馳醫師提醒,...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來最怕衰弱症、肌少症兩大症狀上身,因為目前並無藥物可醫治,但專家強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症狀,多項研究都指出,銀髮族要六大類食物均衡多樣化,每天吃15種食物以上,飲食多樣化,營養素的攝取量越高,配合...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工作壓力大,最愛以美食來排解壓力,但國民健康署提醒,肥胖已被證實是現代人罹癌的風險因子之一!  現代人吃得好、動得少,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年公佈之調查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BMI≧25) 比例高達45.4%,相當於每2人就有1人有過重危機!國民健康署提醒,肥胖除了會增加...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這是一個常識,當人們沈迷於味道很好的食物時,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一項新的大腦成像研究發現,健康體重的青少年從高脂食物中獲得了強大的積極推動,但體重超重的青少年並不會獲得相同的樂趣。 Sonja Yokum和Eric Stice研究員指出,當嚙齒動物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