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煮這些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害死他!

警惕!煮這些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害死他!

味精是我們烹飪的常用調味料,但你可知還是什麼菜都能放味精的,有五種菜絕不能放味精。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警惕!煮這些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害死他!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都不能放味精。

警惕!煮這些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害死他!

3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 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4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捲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 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製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餚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警惕!煮這些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害死他!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餚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餚中不能加味精。

相關推薦

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大吃大喝後胃腸不消化,通常舌苔厚又膩。御丰中醫診所廖千慧主任中醫師提供一帖消脹氣的茶譜,幫助朋友們消食化積,消除胃腸脹氣。 【山楂茶 消脹氣】◎材料:山楂3錢、紅棗3顆,以500c.c.沸水沖泡,悶泡15分鐘即可飲用,可反覆回沖到沒味道為止。   ◎功效:山楂酸、甘、...

閱讀詳情 »

【御美醫中醫轉骨長高專題】轉骨方常見4類中藥材 廖婉絨中醫師表示,兒童成長發育,不同時期,中醫的調理方向不同:>>6~10歲是成長準備期:這個時期調理重脾胃,為下一個成長高峰期作準備,可用四神湯調理。 >>11~18歲為黃金成長期:開始服用轉骨方針對五臟六腑做全面性調理,補腎氣壯筋骨、健脾胃、疏肝解...

閱讀詳情 »

活力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御絨中醫診所廖婉絨院長表示,不吃早餐小心5大危險:1.容易發胖;2.易患慢性病;3.容易排便不順;4.易患胃炎、胃潰瘍;5.情緒不穩。她針對男性上班族,分享1道美味健康元氣早餐,簡便易做,10~15分鐘就輕鬆搞定。 【元氣山藥豆漿】﹝材料﹞:黃豆1包,山藥1根,核桃仁,南瓜子,...

閱讀詳情 »

【異位性皮膚炎調理】寶寶長疹極癢,喝綠豆薏仁湯解熱毒 *家中的寶寶屬於過敏體質,而且長疹子的部位極癢,還不斷復發嗎?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作怪。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將近3百萬人,其中約有3%至5%是小朋友,通常會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症狀。御絨中醫診所主任廖千慧中醫師建議,媽媽可適度給寶寶喝「山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