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變天了氣溫驟降「心」警報 下巴痛、牙痛竟也暗藏致命危機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今(27)日氣溫驟降,部分地區甚至可能下探10度,天冷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風險時期,尤其,醫師提醒,只要一發生有胸悶、胸痛現象務必要及早就醫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疼痛部位發生在下巴或左肩膀也有可能是心臟問題引起輻射狀的疼痛,甚至有人波及牙痛等,全都不可以輕忽。

國泰健康管理新竹中心院長葉勳龍就收治過一名70多歲患者,一開始因為牙槽疼痛看牙醫,被檢查出有牙周病,沒想到牙齒拔光後,還是持續疼痛,轉診檢查之後才赫然發現有心肌梗塞現象,經心導管治療終於解除牙痛的警報,但已經賠上牙齒。

葉勳龍說,如果胸痛來自於心臟問題,代表是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雖然心絞痛未必會心肌梗塞,但心肌梗塞的必要條件是心絞痛,有些人心肌梗塞來不及搶救而致命,事實上,先前都會有胸口疼痛的現象,但因持續時間不久,就掉以輕心。

醫學上的心絞痛範圍是從上腹部到下巴,但醫師提醒,如果疼痛部位在下巴或左肩膀也有可能是心臟問題引起輻射狀的疼痛。

另外,葉勳龍指出,主動脈剝離會有撕裂痛的感覺,範圍是前胸與後背同時疼痛,而且痛感是由「點」到「面」,越來越大,一旦有這樣的徵兆就很容易判斷是主動脈剝離,同樣有致命危險。

不過,臨床觀察,胸腔疼痛其實有8成都是因為胸腔肌肉神經與肋膜引起,胸口出現刺痛,因為肌肉神經拉傷,大部分都跟姿勢有關,例如一個轉身或躺臥的動作,突然有刺痛感,或者是感冒、肺炎引起肋膜疼痛等症狀,可以排除心臟本身的問題。由於民眾大多數對於胸悶痛的症狀難以描述,因此,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有症狀時,即時進行心臟相關健康檢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天然乳製品怎麼會含「反式脂肪」? 原來關鍵在於牛、羊的消化道

每年新增6000病人的血癌 藥物、移植助陣「能像慢性病一樣控制」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生命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在努力克服疾病意外之後,總想要重返職場找尋自己生命的價值,重建自己生活的定位,然而,重回職場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習以為常的工作,在受到疾病意外等重創後,變得困難重重,更有甚者,完全無法回歸職場,這時,職務再設計也許可以協助申助身心障...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桃園遠東百貨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合作,自12月11日(六)至12月12日(日)13:00-18:00於1樓SK-II旁舉辦莫德納疫苗快打站,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者、接種第一劑莫德納滿4週或接種第一劑AZ滿8週者,即可攜帶健保卡、小黃卡免預約現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哈菸族」人口持平,根據國健署最新2020年針對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紙菸吸菸率2020年為13.1%,相較2018年的13.0%,沒有顯著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進一步分析發現,吸菸者在18歲及20歲以前第一次吸菸分別就占了63.6%及78.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千萬不要以為年輕就是本錢!國內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發現,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CRF)問題,且最新一項針對婦癌患者的研究更發現,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癌疲憊狀況,竟然以「21到59歲」的青壯年、中年族群,其嚴重程度遠高於「逾60歲」的老年族群,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