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變矮、駝背...別以為年輕不會骨鬆 這3招「存骨本、顧老本」

變矮 駝背...別以為年輕不會骨鬆 這3招「存骨本 顧老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美的母親68歲,年輕時經常應酬喝酒及不正常用餐和不注重健康飲食觀念,也沒時間運動,最近洗澡時跌了一跤,造成髖骨骨折,緊急入院開刀後,才知已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許多民眾多不以為意,把它當成老化現象,但只要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

75歲以上,每5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有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對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量測其骨質密度,發現伴隨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隨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50-64歲男女性分別為4.6%、6.8%;65-74歲男女分別為5.7%、18.3%;75歲以上男女分別為19.4%、29.3%。

「存骨本、顧老本」有效延緩骨質疏鬆發生13!

依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在年輕時期能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國民健康署呼籲骨質疏鬆症是可預防的,應從年輕時開始儲存骨本,對此提供「存骨本、顧老本」3妙招,協助預防骨質疏鬆症:

1招、均衡飲食,保持骨骼健康多

在各年齡層階段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骨骼健康,鼓勵多運用「我的餐盤」概念,提醒每餐都應攝取6大類食物,以滿足營養的需求 。另建議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食物,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及深綠色蔬菜。

2招、「戶外活動」、「負荷運動」樣樣不能少

建議可於清晨或黃昏時曬太陽,身體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及促進鈣質吸收,並搭配荷重運動,如:慢跑、跳舞、登山、舉啞鈴操等,增加骨密度和肌肉強度,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降低骨折的風險,並盡量避免吸菸、酗酒、熬夜等生活形態。

3招、瞭解自己是否有骨鬆「風險因子」

若父母曾發生過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則個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會提高,另外,服用類固醇藥物者或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應要注意自身骨骼健康,避免骨骼變得脆弱。

【延伸閱讀】

事後還能補救嗎? 保險套失靈免煩惱 醫師教你守住最後防線

惱人乾癬驚現香腸指 對症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第三屆「為癌而跑」路跑 逾五百位癌友守護三失老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產後五次乳腺炎 需要更多醫護知識 母親節來了,媽媽有多偉大?醫護人員常常是最佳見證者。40歲魏女士去年八月生第2胎,短短幾天就發生第一次乳腺炎。他詢問獲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資格的臺中慈濟醫院徐慧冰個管師,發現高營養、高蛋白的月子餐提供充沛奶水卻也引發乳腺炎,雖經變換飲食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女性在「好朋友」來訪時有身心不適的經驗,甚至有些人在經期前幾天,就開始出現情緒不穩定、焦慮不安等症狀。有3%至8%的停經前的女性患有經前不悅症(較嚴重的經前症候群),甚至15%患有經前不悅症的女性至少自殺企圖過一次。母親節來了,除了體恤媽媽的辛勞,該如何幫助女性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衛生福利部為了讓民眾了解長照2.0服務體系中相關醫療團隊的專業角色與功能,特別在近日邀請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向國人說明這群溫暖守護個案的居家照護天使,如何透過居家護理及護理指導的訓練,改善個案在家中生活品質,並預防跌倒引發後續失能之發生。 護理師就是落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5歲鄭先生,2004年因為疲倦、頭暈,至家醫科門診抽血發現C型肝炎,患者至肝膽腸胃科就診時已經有腹水進入肝臟失代償狀態,肝功能分類達B級。2008年第一次使用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半年,2010年再次使用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一年,產生血小板過低以及皮膚癢等副作用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