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貓會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解讀? 台大獸醫:人傳人才是重點

貓會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解讀? 台大獸醫:人傳人才是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連老虎都感染了,好可怕。」近來美國動物園傳出老虎疑似確診新冠病毒的案例,而中國也發表兩篇預印論文,顯示貓咪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台大獸醫學院教授劉振軒對此表示,疫情已流一段時間,目前證據顯示,貓確實可能會感染,但不會發病和傳染,且案例非常零星,也沒有證據顯示,有動物再傳回人的案例,民眾不應恐慌。

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新聞 台大獸醫教授籲科學解讀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近來有香港狗兒(病毒核酸陽性、血清學抗體弱陽性)、比利時貓咪(病毒核酸陽性陽性,有腹瀉、嘔吐和呼吸道症狀)通報疑似感染事件,而近來則有美國動物園老虎感染事件,然而採檢方法、細節都還沒有公布,證據仍然不明。

劉振軒表示,動物感染的新聞陸續出現,但這類案例未見研究論文,建議以科學的方式解讀,例如上述一名比利時確診患者的貓咪,採檢出現病毒核酸陽性。教授指出,採檢都是主人自行採檢,非由獸醫師從肛門採檢,無法排除被環境的病毒汙染。此外,該貓咪的症狀也無法證明是感染病毒造成的。

人可能會傳染給貓 貓應不至於會傳給人

不過,近期中國學界確實有兩篇關於貓咪是否感染2019年冠狀病毒(SARS-COV-2、COVID-19)的預印論文。一篇預印論文提到,利用高劑量病毒接種動物後,發現雪貂、貓具高感受性;另一篇論文做了102隻貓檢測,都是武漢特定密切接觸者的貓咪,來源包括新冠患者密切接觸者,以及疑似有傳染源接觸史的貓,發現血清中抗體陽性率為10.8%,顯示人可能傳染給貓咪。

劉振軒表示,若測出綜合抗體確實代表有感染,但武漢篩出的貓咪都沒有症狀,且病毒活躍檢測都是陰性,顯示貓咪會感染且產生抗體,但不會有症狀,也沒有活躍的病毒,沒有傳染的能量。

不過,新冠病毒透過ACE2受體感染人類,而貓狗冠狀病毒是透過APN受體,兩者受體不同,能夠互相感染的機率很低,為何新冠病毒能夠感染貓咪?教授指出,必須進一步研究人體ACE2受體和貓的APN受體,是否有結構相近之處,使病毒有誤判結合的機會。

教授進一步補充,即使病毒能進入貓的細胞後,「家」裡提供的東西不像人類細胞那樣充足,無法供病毒複製,很可能病毒不能繁殖,因此沒有症狀,或出現排放病毒顆粒等現象。

貓咪都關在家 人傳人才是防疫重點

基本上,劉振軒總結,貓對於新冠病毒比較有感受性,但不會發病,而且案例非常零星,也沒有證據顯示,有動物再傳回人的案例。教授說,主要還是要注意人傳人,至於貓一般都關在家中,所以更重要的是人接觸動物前後要勤洗手,患者別親密接觸寵物,「因為貓咪才是受害者。」

參考資料

1Jianzhong Shi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 bioRxiv 2020.03.30.015347.

2Qiang Zhang et al, SARS-CoV-2 neutralizing serum antibodies in cats: 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bioRxiv 2020.04.01.021196.

【延伸閱讀】

防疫更要控制好氣喘! 嚴重型氣喘病患更應按醫囑規律用藥

誤試減肥偏方 當心越減越肥!

爺孫戀難開花結果 男性竟也有黃金生育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多吃奇異果能有好心情。紐西蘭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富含維生素C的奇異果,能遠離疲勞、憂鬱、失眠、壓力、暴食、怒氣等負面情緒,此研究已發表於《營養科學雜誌》。紐西蘭基督城奧塔哥大學(UOC),針對平日缺少攝取天然水果的35名男大生,每天給予半顆或2顆奇異果,進行為期6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有在吃保健食品嗎?根據一項線上市調結果顯示,有8成5的青壯年,自認未到初老年紀,但身體已出現「微老」症狀,而且有超過8成的受訪者,會選擇以保健食品來調養,藉此預防初老現象提早來報到。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紫外線、氣候驟變、3C電子產品等環境及科技的汙染,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而糖尿病所引發的各種併發症,以心臟血管疾病佔多數,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機率比一般人多出2~4倍,臨床上更有許多心肌梗塞患者同時也患有糖尿病,由此可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暨馬偕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調查顯示,國內每六名孕婦中即有一名為乙型鏈球菌帶菌者,臨床絕大多數的帶菌孕婦未出現症狀,乙型鏈球菌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又被稱為B型鏈球菌,是人體常見菌之一,常見於女性的泌尿及生殖系統,雖然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疾病,但被認為是嬰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