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COOL! 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讓學生不想下課

超COOL! 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讓學生不想下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當「虛擬實境」遇上「醫學教育」!不但讓老師興奮,學生更是嗨翻。近年教育界吹起一片「翻轉教育」的風潮,其背後的主張是學生能自發性的接觸課程知識,投入學習、享受學習,甚至忘了自己正在學習。中臺科技大學與HTC DeepQ健康醫療事業部合作,成立了臺灣首間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室,將VR帶入校園,推行沉浸式的VR解剖生理學習體驗,翻轉醫學教育。此舉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外,還能提升學習成效,使得「虛擬實境」不再是噱頭,還背負了「精準醫學教育」的使命。

中臺科技大學成立臺灣首間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室

大力促成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室的中臺科技大學陳錦杏副校長表示,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各大學無不卯盡全力招生,因此如何創造特色吸引學生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中臺是健康醫護類大學,這次導入VR進入醫學教學中,將重新定義授課方法,開創全新的教學模式,絕對會引領風潮,將來只講到中臺就會就會讓人想到VR大學,成為全臺學子們嚮往的一流學府。

解剖學是醫學相關科系的必修課程,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卻不易讓學生們理解。中臺科技大學的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室引進的虛擬實境解剖生理教學系統3D Organon,系統為澳洲Bond University 同為解剖學教授及醫師的Dr. Athanasios Raikos所開發 ,內建超過4,000個擬真的人體結構與器官,是全世界第一套虛擬實境的解剖教學系統,結合虛擬實境立體的影像呈現。

虛擬實境 讓解剖教學不再有視角限制

學生配戴上VR設備進入虛擬環境後,立體的人體模型就站在身旁,除了可以環繞人體模型,觀察各器官的相對位置,也能「走進」模型,學習其內部的構造以及血管分佈,達到傳統解剖模型無法學習的穿透互動。解剖教學系統也可以透過手中的控制器,拆解每個器官及構造,或是移動到眼前觀察不同角度的細節樣貌。結合趣味、互動以及沉浸式體驗等因素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很快的學好解剖學。

體驗VR 看見未來醫學教育將會如何進化

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的陳韋陸老師說,傳統解剖課程的教學方式即使搭配解剖模型,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依然不高。透過VR解剖教學系統3D Organon,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走動移動視角,藉此觀察人體各器官在三維模型中的相對位置,提升學生們對解剖學的學習意願,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從預習到複習 翻轉醫學教育

學生可以在虛擬實境解剖生理實驗室及自學中心使用3D Organon虛擬實境解剖生理教學系統,互動學習解剖學。回家後,也可以在平板上學習,藉由3D Organon平板版本專屬的放大及縮小功能,以及簡易觸控即可360度翻轉立體模型的操作方式,更加理解詳細的解剖構造及相關部位的解說。對於解剖學老師,除了傳統的解剖圖片簡報課程之外,更可以將立體的解剖結構投影在課堂上,讓老師們可以隨心所欲講解每個細部構造及空間結構關係,突破過去解剖圖片簡報無法旋轉、穿透、隨意拆解的限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從網路上、親朋好友口中,偶爾會聽到「洗牙會讓牙縫變大」、「洗牙會傷害琺瑯質」、「洗牙會讓牙齒變很敏感」,或者是有人推崇洗牙會說「洗牙是要把牙齒洗白」等說法,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超音波震動讓牙結石脫落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指出,刷牙時常常有死角,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8歲男性平時身體硬朗,但幾天前和朋友享用烤生蠔,回去後肚子就出現異狀,且明顯作噁,甚至後來吐出五隻小蟲,趕緊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吐出的小蟲都約0.5公分,且還會蠕動,恐是用餐時不慎將寄生蟲吃下肚,才引起腹部不適症狀,給予驅蟲藥治療後,患者已無大礙。 寄生蟲無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0歲粉領族,每天上班8小時都坐著,導致下背、小腿劇痛,經常痛到無法行走,長期吃止痛藥控制,又造成胃潰瘍;就醫檢查才發現,竟是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 介入性疼痛治療 疼痛幾乎完全消失 收治個案的新光醫院麻醉科醫師陳威廷指出,該患者經過檢查確診為椎間盤突出,且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8歲老翁,曾被診斷出肝癌,雖透過電燒和肝動脈栓塞治療,但後期成效不佳,去年又發現多顆腫瘤,便採以肝動脈化療,家屬一度擔心化療會造成副作用,但所幸患者僅食慾較差外,並無任何不適,經半年六次治療後,腫瘤順利消失,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僅須持續接受門診追蹤。 傳統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