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趕不走的足底筋膜炎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治療與保養

趕不走的足底筋膜炎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治療與保養

每天早上起床,腳底碰到地板的那一瞬間,感覺劇痛直衝腦門,每踩一步都是煎熬,悠適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正倫表示,此現象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為現代人常見疾病,不同年齡層皆可見,又好發於40歲以上、有長期久站久走習慣、體重過重或是先天足底結構異常者。

 

足底筋膜是一層纖維筋膜,功能是在人們行走或跑步時,負責支撐足弓及吸收震力,擔任緩衝墊的角色,其病理機轉通常是由於長時間的過度牽拉與傷害,跟骨與筋膜交界處一再重複承重,進而產生退化性變化甚至發炎鈣化,造成患者足跟或蹠骨處反覆疼痛,甚至伴隨小腿肌肉緊繃,常於晨起或久坐後起身的前幾步疼痛感特別明顯。雖然足底筋膜炎並不是致命疾病,但造成患者心理上極大負擔,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

 

目前針對足底筋膜炎,治療上有許多方式,包含中醫針灸穴位、局部注射類固醇,搭配物理治療與足部輔具使用等,如今更有新式的「肌肉骨骼震波療法」,臨床研究指出,其療效相較於其他方式,有更進一步明顯而迅速的效果。

 

陳正倫醫師表示,所謂肌肉骨骼震波療法,係運用高能量集中於慢性疼痛部位,依組織深淺程度,給予強弱不等的高能量震波,引發生理刺激與再生反應,如: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組織再生,達到修復效果,也可促進鈣化組織崩解吸收,使肌腱恢復。

 

平時保養與預防上,穿著柔軟有氣墊的鞋子或特製鞋墊,可幫助吸收地面反作用力,均勻分散壓力;患者若有過重問題應減重,長久站立時應定時休息,可經常按摩腳底並做適度的下肢拉筋運動,或用38~40度熱水泡澡或是泡腳,促進腳底血液循環,以上方法皆有助於改善或預防足底筋膜炎症狀。

 

但並非所有的足底痛都是足底筋膜炎,可能是由其他症狀所引起,例如:神經壓迫、肌腱炎、足跟墊疼痛症候群等,陳正倫醫師提醒大家,若出現足底疼痛時,應儘早就醫確診治療,避免延誤病情,而平時的預防也非常重要,建議針對造成傷害的致病因子予以排除改善,可預防傷害一再發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李女士無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近年來因右眼視力漸漸模糊,影響開車,醫師診斷為白內障。雖手術後視力改善了,可以再度開車上路,但總是感到眼睛不舒服,甚至偶爾會影響視力,她擔心是否是手術的問題。回診時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是乾眼症,經過治療,這些症狀獲得緩解與控制。乾眼症新定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退休就是人生終點?台灣老年人口達14%,邁入高齡化社會已26年,帶來的人口老化、退休潮、老人長照等議題,都成為大眾關注焦點。其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是關鍵,又以老年憂鬱最為常見,常被當作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態的指標。台南衛生局呼籲,老年憂鬱症是可以改善且治癒的,治癒憂鬱症可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全球僅兩例,英國奶奶沒有痛覺!英國一名不曾痛過的71歲奶奶Jo Cameron,經由英國倫敦大學和牛津大學分析基因,發現她缺乏一種分解酵素,因此血液大麻素(anandamide)濃度偏高,該物質被認為可減少焦慮與疼痛,甚至讓人健忘。Jo Cameron自稱擁有「幸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