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趕不走的足底筋膜炎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治療與保養

趕不走的足底筋膜炎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治療與保養

每天早上起床,腳底碰到地板的那一瞬間,感覺劇痛直衝腦門,每踩一步都是煎熬,悠適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正倫表示,此現象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為現代人常見疾病,不同年齡層皆可見,又好發於40歲以上、有長期久站久走習慣、體重過重或是先天足底結構異常者。

 

足底筋膜是一層纖維筋膜,功能是在人們行走或跑步時,負責支撐足弓及吸收震力,擔任緩衝墊的角色,其病理機轉通常是由於長時間的過度牽拉與傷害,跟骨與筋膜交界處一再重複承重,進而產生退化性變化甚至發炎鈣化,造成患者足跟或蹠骨處反覆疼痛,甚至伴隨小腿肌肉緊繃,常於晨起或久坐後起身的前幾步疼痛感特別明顯。雖然足底筋膜炎並不是致命疾病,但造成患者心理上極大負擔,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

 

目前針對足底筋膜炎,治療上有許多方式,包含中醫針灸穴位、局部注射類固醇,搭配物理治療與足部輔具使用等,如今更有新式的「肌肉骨骼震波療法」,臨床研究指出,其療效相較於其他方式,有更進一步明顯而迅速的效果。

 

陳正倫醫師表示,所謂肌肉骨骼震波療法,係運用高能量集中於慢性疼痛部位,依組織深淺程度,給予強弱不等的高能量震波,引發生理刺激與再生反應,如: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組織再生,達到修復效果,也可促進鈣化組織崩解吸收,使肌腱恢復。

 

平時保養與預防上,穿著柔軟有氣墊的鞋子或特製鞋墊,可幫助吸收地面反作用力,均勻分散壓力;患者若有過重問題應減重,長久站立時應定時休息,可經常按摩腳底並做適度的下肢拉筋運動,或用38~40度熱水泡澡或是泡腳,促進腳底血液循環,以上方法皆有助於改善或預防足底筋膜炎症狀。

 

但並非所有的足底痛都是足底筋膜炎,可能是由其他症狀所引起,例如:神經壓迫、肌腱炎、足跟墊疼痛症候群等,陳正倫醫師提醒大家,若出現足底疼痛時,應儘早就醫確診治療,避免延誤病情,而平時的預防也非常重要,建議針對造成傷害的致病因子予以排除改善,可預防傷害一再發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吸菸對肺部不健康,除了增加慢性肺阻塞的風險之外,嚴重還可能導致肺癌,現在有個研究表示,吸菸會增加致命性腦中風的機率。這種致命性的中風又稱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屬於急性出血性中風,發生在腦膜中的組織間,原因是蜘蛛網膜和軟腦膜間的血管破裂,進而導致腦出血。這種類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住院大樓幾乎全樓層,相關醫護人員、病人、陪病者、同住家屬等,全數匡列隔離檢疫,唯獨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住民與工作人員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外界當心成為防疫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強調,針對護理之家檢驗99人,當中98人陰性, 1人待採檢。 部桃住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26)日宣布,1月30日開始,公費流感疫苗將不分族群,全面擴大給6個月以上、未接種疫苗民眾施打,目前仍有40多萬劑。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強調,流感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都有發燒與上呼吸道症狀,打疫苗可以降低因發燒採檢與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住院大樓幾乎全樓層,相關醫護人員、病人、陪病者、同住家屬等,全數匡列隔離檢疫,唯獨11樓護理之家未列紅區,住民與工作人員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外界當心成為防疫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強調,針對護理之家檢驗99人,當中98人陰性, 1人待採檢。 部桃住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