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 避開「這幾項」助改善

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 避開「這幾項」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足底筋膜炎是成人常見足底疼痛問題之一,易在足跟前側有尖銳疼痛感,像是敲在深層的瘀青上,而且疼痛可能還會向前擴散到足弓。最痛苦的是,常常稍作休息後以為舒緩了,但沒過多久又痛起來,變成擺脫不掉的夢魘。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物理治療師蔡世瑩指出,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因為急性受傷所引起,而是逐漸累積症狀,若無及時治療,症狀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哪些人容易有足底筋膜炎?

▪ 腳板翹起角度不足(距腿關節活動度受限、小腿後側軟組織緊繃)

▪ 扁平足或高弓足

▪ 前腳掌旋前動作過大

▪ 腳部衝擊性或是承重活動過多(跑步、久站或工作需要搬重物等)

▪ 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

▪ 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

▪ 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疾病患者

▪ 長短腿

▪ 小腿/足部肌肉太緊或無力

高比例合併跟骨骨刺 但疼痛感非主要來自骨刺

一般大眾發生足底筋膜炎的比例,約為人口的10到15%,其中有1/3的患者雙腳都有症狀。研究文獻指出,跑者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比率倍增,高達22%,因此,足底筋膜炎又有「跑者足」之稱。

而足底筋膜炎患者約有50%的人合併有跟骨骨刺,因過度使用、足底支撐不足、體重增加,或是足弓太低,足底筋膜不斷拉扯跟骨而產生。蔡世瑩表示,在以前,跟骨的骨刺被認為是造成足底疼痛的主因,會採用手術移除骨刺。但有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有跟骨骨刺卻沒有任何疼痛症狀,也有些人有足底筋膜炎卻沒有長骨刺,由此可知,足底疼痛並不主要來自骨刺。

自我按摩加適當物理治療 個人化訓練減少發作

足底筋膜炎患者經適當休息、活動後冰敷、口服和外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物治療後都能減輕疼痛。蔡世瑩也補充,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可能會建議患者使用鞋墊、足部矯具或是睡覺時穿戴足踝支架來持續改善症狀。

除此之外,患者要學會自己如何按摩足弓、阿奇里斯腱或腓腸肌,和伸展足底筋膜與小腿後側的肌肉肌腱,另外也可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包含徒手治療、超音波、貼紮治療。蔡世瑩說明,物理治療師會針對從事運動或相關工作導致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尤其是跑者),進一步分析其姿勢和動作相關的肌肉不平衡問題,透過執行肌力訓練、動作控制訓練,來增進運動或工作時人體的動態穩定能力,以減少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的機率。

保守治療為首要選擇 必要時施加進階療法

蔡世瑩提醒,患者如遵循醫囑建議並持之以恆的執行居家治療計畫,數週或數月後痛症仍無法改善,需儘速回診,看是否需採用進階或較侵入性的療法,如體外震波治療、肉毒桿菌注射、增生療法、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類固醇注射等。蔡世瑩強調,這些進階和侵入性療法必須要合併前述保守治療才能達到最佳功效,若以上治療都無法改善症狀,演變成慢性疼痛問題再考慮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加劇足底筋膜炎「8地雷」曝光 你正在做?

足底筋膜炎踩地就痛 2招居家復健操助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舌頭的前半部發紅,且伴隨咳嗽、鼻乾、口乾、咽乾等,一般屬於肺火。清肺火主要使用瀉白散。此外,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很多肺熱病人大便都不通暢。因此,治療時既要清肺熱,還要通腹氣,可以用白茅根15克、蘆根15克、大白蘿蔔50克切成塊,做成湯,就是一道很好的清熱佳肴。 肺陰不足者也表現為舌紅少苔,同時伴有...

閱讀詳情 »

這些果蔬能讓你增壽30年,一定要收藏分享! 1. 切開的胡羅蔔就像人的眼睛,有瞳孔、虹膜以及放射的線條。 科學研究表明,大量的胡蘿蔔素能促進人體血液流向眼部,保護視力,讓眼睛更明亮。   2. 番茄有四個腔室,並且是紅色的,這與我們的心臟一樣。 實驗證實,番茄飽含番茄紅素,高膽固醇患者要...

閱讀詳情 »

日本曾解剖研究幾十位無病痛往生的 90-103歲老人,發現他們每一位體內都有不少癌細胞。但,為什麼他們的癌細胞沒有造成身體的病痛?休眠期越長,病人能存活的時間就越長,甚至不發生令人害怕的轉移。現在醫學界積極的在研究拖延癌細胞休眠期的方法,包括利用藥物和飲食。預防細胞癌化提到幾種天然物,可藉由控制癌...

閱讀詳情 »

家長們請不要再讓你的孩子喝太多飲料了!看完下文您就明白為什麼了。得了白血病,最常見的治療是換骨髓。你知道換了以後人還能生存多長時間嗎?白血病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在這裡結合大腸的功能給大家分析一下。大腸在人體的第一個功能就是吸水,供養全身的水分,吸水的同時大腸還會蠕動,這是大腸的第二個功能。大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