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跨團隊合作!導航輔助內視鏡摘眼腫瘤 8旬翁重見光明

跨團隊合作!導航輔助內視鏡摘眼腫瘤 8旬翁重見光明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與口腔醫學部跨團隊合作,以最新導航輔助定位配合內視鏡手術,成功為84歲陳老先生摘除右眼後方直徑3.3公分巨大許旺氏細胞瘤(schwannoma)。術後陳老先生恢復良好,凸眼症狀獲得改善,視力也由術前的無光感到術後隔日即可看見自己的手指,並奇蹟似的逐步在半年內恢復到0.6,且外觀並未留下任何手術傷口,也未造成任何後遺症。


眼科部眼矯型科主治醫師蔡傑智與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政憲共同呼籲,壓迫視神經的深部眼窩腫瘤,如能早期診斷,並以先進的電腦導航輔助定位系統配合內視鏡,術前規劃模擬,術中即時導引定位病灶,可大幅提高眼窩腫瘤手術的安全性及精準度,拯救深部眼窩腫瘤對眼睛的傷害。


傳統手術視野不佳 困難度與風險都高


陳老先生有青光眼病史,一年未追蹤,民國109年9月因右眼視力模糊至本院眼科就醫。經檢查發現,右眼最佳矯正視力從以往的0.8降至只有0.1,眼底檢查顯示右眼視神經萎縮及視野嚴重缺損,與一般青光眼的視神經和視野的特徵並不相符,檢視外觀發現其右眼外斜視且眼球突出,懷疑眼球後面可能有病灶存在。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眼球後有一3.3公分巨大眼窩腫瘤,壓迫眼部肌肉及視神經。


跨團隊合作!導航輔助內視鏡摘眼腫瘤 8旬翁重見光明

▲電腦斷層影像顯示眼球後方有一個腫瘤。(圖/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以傳統手術摘除眼球後深部巨大腫瘤,因眼窩後面空間狹小,光源不易由外照亮深部病灶,手術視野不佳,困難度極高,且腫瘤緊鄰附近重要血管、肌肉及視神經等,更增加手術的風險。陳老先生排斥接受手術,視力逐漸退步至無光感(近全盲)。


導航眼窩重建 外觀無傷口且復原快速


蔡傑智與吳政憲2位醫師共同研議,利用先進的電腦導航技術,做術前規畫、術中導引及精確定位腫瘤與周遭眼組織的相關位置,並配合內視鏡來提高手術的安全性,終獲陳老先生同意接受手術。


醫療團隊先以內視鏡由口腔上牙齦前庭區經上頷竇途徑到達下眼眶底,將下眼眶底骨頭移除後進入眼窩深部,取出此完整巨大腫瘤後,再以鈦金屬網膜及膠原蛋白膜重建下眼眶底骨頭,並將上頷竇的骨頭窗口及牙齦前庭皮瓣復位。以口腔上頷竇途徑直達眼窩底病灶手術方式,可大幅減少傷害眼睛內重要組織的機率,並即時進行導航眼窩重建,外觀無傷口且復原迅速,為安全摘除深部眼窩腫瘤新利器。


跨團隊合作!導航輔助內視鏡摘眼腫瘤 8旬翁重見光明

▲透過電腦導航術中即時定位系統(左圖上及下),並在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下(圖右) ,清楚看見手術器械位置精準地在眼窩腫瘤的正下方。(圖/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國產糖尿病控制藥「柔醣錠」限期回收 食藥署說明原因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馬羿縉編輯)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肺部就像是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因此,重視肺功能,就是重視生命。隨著身體老化、器官功能不再,加上環境污染或長期抽菸、接觸二手菸,都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只要我們多留意肺部病變的警訊,提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防止肺功能惡化。參加講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烤肉、月餅、柚子等等可不能少!不少民眾擔心在過節時會不小心壞了健康,營養師特地提醒,不只大家所熟知的烤肉和月餅有高熱量外,其實柚子的熱量也很高!員生醫院營養師張淑涵表示,柚子雖然是高纖維、富含礦物質、維生素C及果膠的水果,但只要吃下一顆柚子,就會增加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人口數總計為65萬6223人、24萬2275戶,其中領取兒童生活補助費的受益人數為34萬8594人次。為協助弱勢族群兒童保有正常視力,寶島眼鏡9月18日捐贈2000副眼鏡給清寒家庭學生。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科長李璧如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一直高居女性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由於基因醫學的進步,使得乳癌的診治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並已朝向個人化醫療發展,醫師可以針對乳癌的基因型態,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從1995年的每10萬人有28.46人,增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