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跨年夜看煙火、元旦清晨迎曙光,這幾天許多人都會規劃出遊行程,但氣溫偏低、天氣溼冷,專家提醒,參加跨年活動務必注意保暖並結伴同行。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等症狀,務必緊急就醫。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跨年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圖/NOW健康)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流感疫情已進入流行期,民眾處於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等公共場所時,務必做好個人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以預防流感擴散。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參加跨年出遊活動時,建議穿著保暖衣物,多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穿著方式則以多層次穿著、洋蔥式穿法,可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至於最外層,選擇具有防水與防風功能之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等衣物。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族群也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不少人上班壓力沈重,加上熬夜、飲食不正常、缺乏運動,平常又沒有測量血壓習慣,在參加跨年活動時,務必提高警覺。

 

王英偉提醒,冬季嚴寒應注意多變化的天氣,在氣溫驟降或乍暖還寒的天氣型態間,長輩及高風險民眾均應特別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用藥、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可能就是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急性發作,必須立即就醫。至於更年期女性如心肌梗塞,症狀較不典型,有時以氣喘、背痛為主。

 

至於中風徵兆為「臉歪、手垂、大舌頭」,務必把握在黃金3小時內搶救,如果這3種症狀出現其中1種時,首先明確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小產(墮胎)後要怎麼補身子? 給大女生的悄悄話中國人本來就是個重補又愛吃補的民族,不要說到了冬天習慣性的要補冬,對於女性每個月一次的月經期有的都還很依循古法的四物湯、八珍湯的一應俱全,更別提像生孩子、流產這等的大事,更是慎重,許多祖傳的坐月子補品就這樣代代流傳下來。一般大眾所熟知的四物湯...

閱讀詳情 »

一到冬天,大多數人尤其女孩子容易手腳冰涼,而且還容易生凍瘡。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低氣溫使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尤其是指尖、腳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環不暢,末稍神經循環不好造成的。 獨自在家的時候,做一杯棕紅色的姜棗茶,雙手捧著滾燙的杯子,窩在沙發裡小口小口喝著...

閱讀詳情 »

「體溫」可說是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態的健康指標。醫學證實人的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3成。「低體溫」的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只變得容易感冒,還會出現過敏症狀,感到身體不適且遲遲無法治癒。 你可能會有疑問:「我不會覺得冷,為什麼身體還是常常痠痛不斷?」其實「虛寒體質」和「低體溫」是...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最近家裡的長輩因為換季的關係,所以膝蓋有點不舒服,這樣的情況馬上可以跳出一個想法: 要小心退化性關節炎了!!!!! 其實可以在很多小徵兆中看出端倪,例如:換季身體不適、上下樓梯感到吃力,或走或站膝蓋會痛、關節僵硬等,都可能是關節炎或關節開始退化的警訊。 在軟骨磨損與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