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根源! 6招簡易身體活動隨處做

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根源! 6招簡易身體活動隨處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老化速度為六都之冠,如何「健康老化」是邁入高齡社會的最大課題,而充份的身體活動是減少罹患慢性病及預防延緩失能的不二法門。

身體活動少 慢性疾病找上門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身體活動不足的死亡風險比充足身體活動多20至30%!根據臺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人死於慢性疾病,另WHO也指出,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

生活微運動 處處都是健身房

平時喜歡健走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平日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微運動」,例如多搭乘大眾運輸,提早前一站下車,增加健走機會;或使用家中隨手可得物品(例如椅子、寶特瓶等)進行伸展及肌力訓練,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生活,營造處處都是健身房的氛圍。

快點動起來 6招簡易活動身體

為鼓勵長者輕鬆動起來,北市衛生局於108年長者健康促進推動方案即設計專屬長者身體活動影片,特邀擔任師資的盧玠民物理治療師示範6招簡易身體活動:

(1)蝴蝶袖掰:強化手臂三頭肌,向蝴蝶袖說Bye Bye!

(2)屈臂上舉:鍛鍊手臂與前肩,減緩肩頸僵硬酸痛。

(3)碰椅深蹲:強化腿部肌力,降低膝關節壓力,讓爬梯更輕鬆。

(4)胯下運球:訓練拋接反應及平衡感,減少跌倒風險。

(5)展翅高飛:舒展緊繃胸肌,改善低頭族駝背姿勢。

(6)後弓箭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改善久坐族水腫及預防下背痛。

【延伸閱讀】

痔瘡最愛這些人 你上榜了嗎?

她脖子隆起卻不就醫? 高榮「一站式服務」增便利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罹患多年糖尿病的80歲林女士,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1年多前開始覺得雙手麻木,並伴隨肩頸痠痛,於是前往醫院檢查,醫師診斷為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另外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其頸椎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頸椎病趨於年輕化 ...

閱讀詳情 »

2021.07.1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16日為止,已經有763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止汗劑可以控制腋下汗水分泌,當然也可以擦在臉上,用來作妝前控油?這話看似有道理,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警告,止汗劑含有鋁鹽成分,且濃度偏高,如果塗抹臉頰,很容易引發過敏、接觸性皮膚炎。 趙昭明表示,止汗劑原理是在汗腺的出口附近擋住部分汗水分泌,透過阻塞汗腺,讓腋下不容易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據媒體報導,汐止有名失智老翁被家人以水管沖水及掃把猛打,家人疑似不滿失智者不戴口罩、到處亂撿東西回家,情緒失控而施暴。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疫情指揮中心正視疫情中居家照顧失智者的壓力已至臨界點,應儘速恢復日照及失智據點服務,才能有效抒解家庭照顧壓力。失智者精神行為問題多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