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體5個部位看你的健康

一、手

1、觀察自己的雙手,如果發現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較嚴重的肺部疾病;

2、如果指甲生長緩慢,沒有光澤並且變黃變厚,提示淋巴系統出了毛病;

3、如果手背靜脈突出,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越加明顯,也提示有心臟病的可能;

4、如果手掌泛紅,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及內分泌失調;

5、如果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常潮濕出汗,可能有甲狀腺的異常;

6、發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二、眼睛

1、眼睛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臟四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

2、如果經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勞外,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要提防青光眼;

三、耳朵

耳朵嗡嗡響,這是腎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有時還會伴隨著腳痛、腰痛、尿頻等症狀。

工作過於勞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少飲酒,少吃生薑、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身體5個部位看你的健康

四、嘴

嘴唇感覺麻木,身體日漸消瘦。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

主要是由於飲食失調、饑飽不當所致,由於胰腺不好,會殃及胃部,當胃受到損害時,嘴唇就會明顯地變得乾燥。這時除了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五、鼻子

鼻子不靈,同時經常咳嗽,有時甚至呼吸困難,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標誌。病人首先要注意飲食,戒煙或者控制吸煙量,也不要和經常吸煙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鮮瓜果和蔬菜,加強體質鍛煉,防止肺部合併症的發生。

當你的身體出現這些警示信號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對症治療,防止小病變成大病,從源頭抓起,及時治療,做一個健康的人。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在台灣,幾乎每5位嬰幼兒就有1位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為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之一,也是過敏3部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中的首發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幼兒時期,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一般皮膚科副主任施一新醫師表示,相較於成人,嬰幼兒的皮膚更加脆弱且敏感,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50多歲的廖先生平時健步如飛,幾年前體力陡降,做事有氣無力,甚至伴隨發燒症狀。經家人提醒緊急至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且因發病原因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約占2成5的難治類型。若採納傳統化療,恐因療效不彰,存活期僅4個月。面對突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8)日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出新聞稿,宣布第9類與第10類開放疫苗施打登記,原新聞稿寫出7月16日開放施打,但又「悄悄地」回收更正,今(9)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檢驗封緘時間沒辦法百分百確定,不排除更早或更晚,時間確定會跟外界報告。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