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肝病應注意的飲食對策

每日必須攝入以下四類食物:

1、魚、肉、豆製品等食物,這類食物被人體吸收後有助於人體血液、肌肉組織的生長。

2、牛奶、乳製品、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的食物,這類食物以營養豐富而見長。

3、米飯、穀類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這類食物可以補充人體熱量,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

4、蔬菜、瓜果、芋類、菌菇類、海帶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這類食物有助於人體的營養平衡。

慢性肝病應注意的飲食對策

肝病患者超實用5款家庭藥膳

1、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大棗20枚。

做法:(1)將粳米、大棗分別淘洗乾淨,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為粥;(2)成粥後下茯苓粉,再煮數沸即可食用。

吃法:溫熱空腹食用,也可根據口味酌加紅糖。

每日早、晚2次服用。

功效:健脾養肝,利濕祛邪,其藥性平和,補而不膩,利而不峻,適合於各型慢性肝炎患者。

2、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60克,山藥6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薏苡仁、山藥、粳米洗淨,加水適量,煮爛成粥。

吃法:隨量日常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適用於慢性肝病脾虛不運者,證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厚膩等。

3、芪草燉烏雞

用料:雌烏雞1只,黃芪30~60克,冬蟲夏草2枚。

做法:烏雞除去內臟,毛雜,洗淨,放入黃芪、冬蟲夏草,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煨燉,熟後放進精鹽、味精料酒等調料

吃法:吃肉喝湯,隨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補虛填精。適用於慢性肝病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的者,證見神疲乏力,氣短懶言,易於感冒,舌淡脈細。

4、女貞枸杞瘦肉湯

原料:瘦肉250克,女貞子30克,枸杞子15克,大棗5枚。

做法:(1)將女貞子、枸杞子、大棗(去核)洗淨,瘦豬肉洗淨切塊;(2)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文火慢燉2~3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吃法:吃肉喝湯,適量食用。

功效:滋養肝腎,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腎陰虛者。證見肝區隱痛不適,腰酸乏力,頭暈眼花,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

5、白茅根瘦肉湯

原料:瘦豬肉250克,白茅根60克。

做法:(1)將白茅根洗淨,切段;瘦豬肉洗淨,切塊;(2)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文火慢燉,至肉熟爛即可食用。

吃法: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和胃。適用於慢性肝炎活動期濕熱內盛者,證見黃疸,小便不利,泛惡欲嘔等。

相關推薦

對一般人而言,適度運動有助於預防特定癌症發生。癌症患者適度運動,則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減緩治療中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促進睡眠品質、降低疲勞及憂鬱,尤其在有專業人士指導下訓練,常常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此外因為癌症患者普遍較高齡,常也同時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規律運動就變得更重要。 正在治療癌症也可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發病時,通常為急性症狀,於4週內會消失,但不幸病況嚴重時就需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其他呼吸輔助用具(如高流量鼻導管氧氣)。若康復出院後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視為COVID-19的後遺症,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疲倦、咳嗽、喘氣不順、胸悶等。 COVID-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宣布新方案「3+4」後,不少人感到疑惑,想知道這與過去我們熟悉的「10+7」有何不同?而近期3+4上路後,確實引發各界疑惑。像是現在疫調塞車,隔離時間僅3天,可能隔離完了都沒收到居隔單。指揮中心強調,疫調電話一接到便開始居隔,到了第4天,自行快篩陰性後即可出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宣布新增8822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包含84例落地採檢。然今日新增2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關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推測破1萬的時間大約在5月初,陳時中僅說「應該明(28)天就會過1萬了。」同時他重申各界應該有自主防疫的精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