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禍多處斷骨外露 醫護搶救免「失足」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59歲的徐先生日前發生車禍,造成左踝開放性脫臼及左足蹠骨第三度開放性骨折,且皮膚有大部分缺損,所幸在送醫後立即進行清創與踝足蹠骨固定肌腱修補手術,並會同整形外科做皮瓣移植,術後復原良好,住院一個月便出院返家。

收治徐先生的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黃清順醫師表示,徐先生來院時左腳多處骨折,包括左踝開放性脫臼、左邊多條伸肌腱開放性斷裂、左足第三第四第五蹠骨第三度開放性骨折、左踝與足部大皮膚缺損。因此緊急進行清創與左踝、左足第五蹠骨內固定手術,並會同整形外科游建智醫師取用右邊大腿的游離皮瓣,來覆蓋傷口暴露的骨骼肌腱。

徐太太也開心分享道,原本丈夫來院時已做好截肢的最壞打算,沒想到竟然能保住左腳,住院期間也很感謝護理人員的細心照護;雖然未來還有一段漫長的復健路,但已經很感恩了。

黃清順醫師進一步解釋,開放性骨折最容易發生感染和壞死,所以手術時要求迅速,盡量減少組織再感染的機率;徐先生術後復原良好,雖已返家休養,但仍須注意傷口照護,避免感染,待2個月後將固定蹠骨的鋼釘移除後,便可開始進行復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吳這幾個月,因為手部長出一坨小肉團感到困擾,打電腦、寫字都會摩擦到,且小肉團越長越大,對長期雙手需放在辦公桌編寫程式的他造成干擾,只好掛號求助於醫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謝向傑表示,手部腫瘤分成軟組織腫瘤和源自骨頭的腫瘤,9成以上手部腫瘤為良性,少數才是惡性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根據統計,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導致需要洗腎維持腎功能,也大增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盧國城理事長表示,早期的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傷,最早出現可能會有一些微蛋白尿。到了後期可能會有水腫、胃口不好,甚至精神、體力、各方面都會變得比較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全台約有40萬名C型肝炎患者,其中8萬人曾接受干擾素治療並痊癒,自2017年C肝口服藥物納入健保後,過去兩年接受治療的患者有3萬人。2019年C肝用藥專款65.36億元,目標治療4萬名患者,截至5月已治療近3萬人,名額僅剩約1萬人,政府6月起放寬健保給付範圍,預期能嘉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51歲楊先生熱愛運動,曾是海軍訓練潛水員,不過4年半前他卻突然骨頭疼痛難耐、寸步難行,最後甚至惡化到需要臥床。就醫後竟發現罹患肺腺癌,且已經骨轉移,骨頭因長期被壓迫導致神經壞死,讓他不得已需靠輪椅代步,令他十分沮喪,後來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協助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