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禍撞傷右上腹  2個月後延遲性膽囊破裂

車禍撞傷右上腹 2個月後延遲性膽囊破裂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79歲男性因出現腹脹及黃疸症狀,經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腹腔內有大量積水,其顏色呈現墨綠色,與一般的黃色腹水大不相同,化驗之後發現膽紅素高達16.8 mg/dl,意味著膽汁漏出到腹腔內,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的檢查並沒有發現膽管有破損,最後藉由核醫肝膽道掃描發現膽汁是從膽囊外漏到腹腔內,因此診斷為創傷後之延遲性膽囊破裂。

膽囊受傷機會並不常見

回顧病史,於兩個月前因為車禍撞傷右上腹就醫,當時於急診室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膽囊內出現血塊,肝臟等其他臟器並無受傷,在保守治療之下,便順利出院。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榮鈞表示,如果腹部受到外力撞擊,膽囊受傷的機會並不常見,因為在肋骨及其他臟器當作緩衝的保護之下,在臨床研究中其發生率約2.1%。

挫傷血塊壓迫膽囊

膽囊受傷的類型可分為破裂(包括撕裂傷或穿孔)、挫傷、創傷性膽囊炎、非穿孔性之創傷性膽汁性腹膜炎、膽囊皮膚廔管及膽囊十二指腸廔管。因為挫傷造成的血塊在壓迫膽囊後,會造成局部缺血,接著壞死而破裂,因為時間距離起初創傷約為數天或數週之後,所以形成所謂的延遲性破裂。

膽汁外漏恐續發成腹膜炎

當膽囊破裂時,膽汁外漏造成所謂的膽汁性腹膜炎。林榮鈞醫師表示,剛開始的時候膽汁還算無菌乾淨的,不會立即造成腹膜炎,病人可以維持36小時至數週沒有明顯症狀,直到後來膽汁的鹼性化學成分持續刺激或腸道菌種造成感染,才續發成腹膜炎。

膽囊破裂難以診斷

林榮鈞醫師指出,因為膽囊破裂很難診斷出來,所以病人在出院後又會因為黃疸、腹部不舒服、腹脹甚至腹膜炎的症狀出現,才又返回醫院就醫。

治療方法依嚴重度及整體狀況而定

傳統的治療就是膽囊切除術,其他可以得到成功的治療,包括膽囊縫合術、膽囊造口術及內視鏡膽管支架置放術,治療的選擇則依照受傷嚴重度及病人整體狀況而定,這位男性病人最後以經皮腹腔引流術治療成功,四週以後再以核醫肝膽道掃描檢查一次,確認膽汁已經沒有外漏,膽囊破裂已經癒合。將引流管移除後,病人症狀全都緩解也沒有再復發的情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9歲大學女生,每天有運動習慣,但幾個月前雙腳開始變粗、肚子也變大,還胖了15公斤,起初以為自己發胖,因此拼命跑步減重,但體重不僅未降下來,後續還出現咳嗽、尿尿變紅及泡泡變多,也常常又累又喘,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水腫所引起;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罹患紅斑性狼瘡,且因爲發病破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其最大病因就是糖尿病,佔比超過一半比例為51.5%,因此,糖尿病腎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就顯得十分關鍵與重要。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恐致腎病變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

閱讀詳情 »

什麼是發炎? 炎症,俗稱「發炎」,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刺激而產生的防禦反應,這原本是好的預防機制;但相反的,發炎也會造成組織腫脹、滲出液和異常細胞增生,產生致病的風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許多文明病都與「發炎」有關,比如:心肌梗塞、糖尿病、阿茲海默氏症、癌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三餐外食,油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